[发明专利]一种胎压监测系统故障判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9475.3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75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良军;梁华;练庆岭;刘泽群;石锦华;郑超;纪泽伟;朱惠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富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4 | 分类号: | B60C2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系统故障 判断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压监测系统故障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维修设备发出激活信号至胎压传感器内,激活胎压传感器;步骤二,通过维修设备接收各个胎压传感器所发出的胎压数据,若未接收到胎压数据,则表示胎压传感器故障;步骤三,维修设备在接收到胎压数据后;步骤四,通过外部方法测量胎压传感器对应轮胎的胎压数据。本发明的胎压监测系统故障判断方法,通过步骤一至步骤四的设置,便可有效的实现检测胎压监测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方法,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胎压监测系统故障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胎压监测系统是目前车辆上一个极为重要的系统,通过对轮胎的胎压进行监测,可有效的了解当前汽车轮胎的胎压状况,及时的做出提醒,以提醒驾驶人员及时的补充胎压,避免出现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胎压不足或是过高导致的问题。
现有胎压监测系统主要采用间接式和直接式两种方式,直接式相比于间接式具有诸多优点,因此现有技术中采用直接式的较多,而直接式的主要原理为将汽车主控板作为上位机,然后再在四个轮胎内设置一一对应设置胎压监测传感器,两者之间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来实现监测胎压数据的效果,由于现有的胎压传感器为了节省电能,不会实时的上报数据,因此在胎压传感器产生故障的时候,车内的汽车主控板便不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到当前胎压传感器发生故障,尤其是在车辆停驶,胎压传感器处于休眠的状态下,便更不能够得知当前的胎压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的检测胎压传感器是否发生故障的胎压监测系统故障判断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胎压监测系统故障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维修设备发出激活信号至胎压传感器内,激活胎压传感器;
步骤二,通过维修设备接收各个胎压传感器所发出的胎压数据,若未接收到胎压数据,则表示胎压传感器故障;
步骤三,维修设备在接收到胎压数据后,根据胎压数据计算出驱使报警的胎压阈值参数,并将驱使报警的胎压阈值参数编程至胎压传感器内,同时启动汽车主控板查看是否有胎压报警,若未有胎压报警,则表示报警系统故障;
步骤四,通过外部方法测量胎压传感器对应轮胎的胎压数据,并与接收到的胎压数据进行比对,若超过误差范围,则表示胎压传感器故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一中激活胎压传感器的步骤具体如下:
步骤一一,将维修设备的OBD诊断线或连接VCI和车辆OBD口连接,使维修设备和车辆进行通信;
步骤一二,启动汽车;
步骤一三,维修设备复制车辆各个胎压传感器的身份信息,并进行存储;
步骤一四,一一对应各个胎压传感器发出激活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中还包括互相比对步骤:
步骤四一,计算各个胎压数据的方差;
步骤四二,提取出方差最大的胎压数据,同时提取出该胎压数据所对应的胎压传感器;
步骤四三,测量计算各个轮胎的变形值,同时计算这些变形值的方差,判断步骤四二中的胎压传感器所对应的轮胎的变形值的方差是否为最大,若不为最大,则表示胎压传感器故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三中在变形值的最大方差所对应的轮胎与胎压数据的最大方差所对应的胎压传感器不对应时,估算变形值所对应的轮胎的胎压数据,并与其内胎压传感器输出的胎压数据相比较,若两者之间差值超过误差值,则判断该胎压传感器故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四三中估算变形值所对应的轮胎的胎压数据具体步骤如下:
;
式中,P为胎压数据,G为车辆施加给轮胎的压力,R为轮胎自由半径,U为轮胎断面宽度,J为平均接地压力与轮胎胎压的比值,s为变形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富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富士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9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