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性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8176.8 | 申请日: | 202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8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柳俊峰;赵纪涛;张巍;余婷;周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4;G01N3/06;G01N3/02;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郑嘉 |
地址: | 324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混凝土 抗渗性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性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装置包括:检测台、设在检测台上的模座、与模座相互配合压紧混凝土试块的模体、位于检测台中的注水装置、测水电极,压板,其设在检测台上方,其可竖直移动压紧模体或松开模体;升降机构,其包括丝杆、与丝杆配合的传动套、驱动丝杆正反转的驱动机构;其中,测水电极设在压板上用于与混凝土试块接触,传动套与压板连接从而带动压板竖直移动,压板的竖直移动过程均可包括快速段和慢速段,该装置在对模体与模座进行压紧时操作更加简单,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更低,装置的稳定性也越高,通过该检测方法能实现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更加稳定,更加高效地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性检测的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水、油等液体在压力作用下渗透的性能。采用抗渗等级表示,分为P4、P6、P8、P10、P12五个等级,即相应表示能抵抗0.4、0.6、0.8、1.0及1.2MPa的水压力而不渗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评价混凝土质量好坏和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各工程质监站严格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必检指标。
目前对混凝土抗渗性进行检测时,一般是将混凝土试块放置在检测台的模座上,再将模体扣在模座上,将模体与模座压紧,并通过测水电极与混凝土试块接触,接着利用检测台中的注水装置向模体中注水,并不断改变水压,当水压大于混凝土试块的抗渗压力时,压力水穿过混凝土试块内部,并在混凝土试块表面出现渗水,此时测水电极产生渗水信号,并将渗水信号传递给测试监控模块,从而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估。
然而目前使用最多的混凝土抗渗性检测装置在压紧模体与模座时,是通过多个螺栓将模体锁定在模座上,但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模体的锁定和解锁,整体过程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影响检测的工作效率;并且通过手动拧紧螺栓实现模体与模座的压紧,容易出现螺栓过松或者过紧的情况,影响检测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性检测的装置,该装置在对模体与模座进行压紧时操作更加简单,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更低,装置的稳定性也越高;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该用于混凝土抗渗性检测的装置的检测方法,通过该检测方法能实现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更加稳定,更加高效地检测。
基于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性检测的装置,包括:检测台、设在检测台上的模座、与模座相互配合压紧混凝土试块的模体、设在检测台中的注水装置、测水电极,
压板,其设在检测台上方,其可竖直移动压紧模体或松开模体;
升降机构,其包括丝杆、与丝杆配合的传动套、驱动丝杆正反转的驱动机构;
其中,测水电极设在压板上用于与混凝土试块接触,传动套与压板连接从而带动压板竖直移动,压板的竖直移动过程均可包括快速段和慢速段。
采用上述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性检测的装置,通过压板来对模体与模座进行压紧,在压紧模体与模座的过程中,即将压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先利用压板移动过程的快速段来使压板快速靠近模体,降低时间成本,当压板与模体接触后,通过压板移动过程的慢速段来使测水电极的一端精准与混凝土试块接触,保证检测的效果更好;在将压板与模体分离的过程中,即将压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仅包括快速段,这样检测效率更高。
进一步设置的,驱动机构包括:
驱动主轴,其与丝杆同轴设置,其第一端与丝杆连接,其上设有第一伞齿轮;
输入主轴,其与驱动主轴垂直设置,其第一端设有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其第二端设有手轮;
手动输入机构,其设在输入主轴上,其用于带动输入主轴转动;
其中,手轮驱动压板实现快速段的升降,手动输入机构驱动压板实现慢速段的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8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