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8028.6 | 申请日: | 202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6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世博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54;F24F11/88;F24F11/77;H02J1/08;H02J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朱鑫乐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空调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输入端、整流模块、Boost电路、IPM、直流变频压机、直流风机、光伏板、光伏DC模块和控制器;这种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在阳光充足时单独使用光伏板为空调发电,当太阳能不足时,利用交流电和预存的电量作为补给与光伏板一起为空调发电,不仅能够保证空调在太阳能不足的时候依然可以获得足够的电能,而且不会浪费太阳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电转换率会越来越高,投资会越来越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也会越来越广。现代社会生活中高消耗电能的家用,商用空调每年数千万台,若利用太阳能光伏产生的直流电不用逆变及并网,直接应用家用商用空调则可大大降低电能损耗,最大效率的利用光伏产生的直流电。但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由于受地理位置的经纬度、太阳光照强度以及云雾天气等影响,其产生的直流电极不稳定,导致光伏发电在应用时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如何稳定太阳能光伏直流电压,并尽可能的优先使用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直流电压不稳定,直接使用交流电有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交流输入端、整流模块、Boost电路、IPM、直流变频压机、直流风机、光伏板、光伏DC模块和控制器;
所述整流模块被配置为对交流输入端输入的交流电压进行整流;
所述Boost电路与整流模块连接并被配置为对整流模块输出的脉动直流电压进行功率因素校正;
所述Boost电路通过直流母线与IPM连接,所述IPM与直流变频压机和直流风机连接;
所述光伏板与光伏DC模块连接,所述光伏DC模块被配置为对光伏板输出的电压升压和稳压;
所述光伏DC模块的输出端接到所述直流母线上;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光伏DC模块和Boost电路连接;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检测所述光伏DC模块输出的电压值,当光伏DC模块输出的电压值大于等于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值时,关闭Boost电路,使Boost电路储能,当光伏DC模块输出的电压值小于整流模块输出的电压值时,开启Boost电路,使Boost电路放电,此时光伏DC模块、整流模块和Boost电路一同向IPM供电。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通过调节占空比Du来控制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光伏DC模块输出的电流值,计算所述光伏板的放电量,通过预设的功率线性表根据光伏板的放电量来调节直流变频压机和直流风机的转速。
作为优选,所述Boost电路包括储能电感L、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调节器IC和功率管D,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集电极连接在储能电感L和功率管D之间,发射极和储能电感L与整流模块连接,门极与调节器IC,调节器IC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功率管D连接在直流母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滤波模块包括并联在直流母线上的电容C1、电容C2和电容C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太阳能空调控制系统在阳光充足时单独使用光伏板为空调发电,当太阳能不足时,利用交流电和预存的电量作为补给与光伏板一起为空调发电,不仅能够保证空调在太阳能不足的时候依然可以获得足够的电能,而且不会浪费太阳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世博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世博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80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冰箱门内胆上的栏杆结构
- 下一篇:大数据交换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