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762.0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3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鑫发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侯申飞 |
地址: | 3115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珍珠棉 复合 铝箔 包装材料 | ||
1.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包括珍珠棉层(1)和铝箔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2)设置在珍珠棉层(1)的顶部和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棉层(1)由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偶氮二甲酰胺、改性凹凸棒土、竹炭粉、珍珠纤维、丁烷发泡剂、聚乙烯蜡、低分子量聚丙烯、抗静电剂以及阻燃剂混合制成,并且各成分按照重量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125~130份、偶氮二甲酰胺45~50份、改性凹凸棒土15~18份、竹炭粉8~12份、珍珠纤维85~95份、丁烷发泡剂55~60份、抗静电剂25~30份以及纳米阻燃复合剂15~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棉层(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低密度聚乙烯进行破碎处理,得到低密度聚乙烯颗粒,使用筛网对低密度聚乙烯颗粒进行筛选,将筛选出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置于混炼机中塑炼8min~10min,转速为1500r/min,温度为60℃,再加入偶氮二甲酰胺、改性凹凸棒土、竹炭粉以及珍珠纤维,继续混炼20min~22min,温度控制在65℃~68℃,得到混合物料;
S3,将丁烷发泡剂、抗静电剂以及纳米阻燃复合剂加入混合物料中,以1600r/min~1650r/min的转速下转动至温度升高到160℃~170℃后缓慢降低转速至温度降到45℃以下时,均匀后加入单螺杆挤出机进行连续挤出,并经管口型模具成型,挤出成型,即可得到珍珠棉层(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2)的形状与珍珠棉层(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铝箔层(2)的厚度为45微米~5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箔层(2)的复合方法为:在铝箔层(2)外壁涂布胶粘剂,在胶粘剂未干的状况下,通过压辊与珍珠棉层(1)复合在一起,再经过热烘道干燥成为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由炭黑、碳纤维以及中碱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1∶1∶2混合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阻燃复合剂由硅羟基磷灰石、水滑石、蒙脱土、高岭土、二甲亚砜、甲醇、乙醇、醋酸钾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制成,且各成分按照重量比分别为:硅羟基磷灰石15~20份、水滑石5~8份、蒙脱土3~5份、高岭土2~4份、二甲亚砜50~80份、甲醇10~25份、乙醇30~45份、醋酸钾3~6份以及去离子水55~60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阻燃复合剂的制备步骤包括:
S11,将二甲亚砜加入甲醇中,搅拌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将硅羟基磷灰石、水滑石、蒙脱土以及高岭土混合均匀后送入混合溶液中,在55℃下搅拌4.5h,过滤,并用乙醇冲洗滤渣6~7次以除去过量的二甲亚砜,冲洗后将滤渣放入真空干燥箱,在85℃下干燥5h,研磨过筛,得到初次改性阻燃复合物;
S12,将初次改性阻燃复合物和醋酸钾投入去离子水中,在45℃下搅拌3h~5h,再在45℃,超声电功率400W条件下进行超声分散处理2.5h,然后将超声电功率下降到300W,继续超声分散处理3h,过滤,并用去离子水冲洗滤渣5~6次,送入真空干燥箱内,在75℃下真空干燥2.5h~3h,研磨过筛,得到二次改性阻燃复合物;
S13,将二次改性阻燃复合物在超声电功率550W的条件下超声波分散处理30min,再用恒温加热装置加热到75℃,并用机械搅拌器以950r/min的转速搅拌50min,得到纳米阻燃复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聚乙烯醇、淀粉、聚乙酸乙烯以及天然树脂混合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珍珠棉复合铝箔包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破碎处理后的低密度聚乙烯颗粒的直径为4.5cm~4cm,筛网的筛孔直径为3.8cm~4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鑫发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鑫发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7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