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736.8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13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虞国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钽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22;B66C13/06;B66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郑冲 |
地址: | 20006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臂 集装箱 跨运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包括车体架、安装在车体架上的提升机构、与提升机构相连接的载货台、安装在载货台上的伸缩货叉、及安装在伸缩货叉上的吊具,伸缩货叉包括安装在载货台上的固定叉和与固定叉活动连接的活动叉,活动叉能相对于固定叉移动,吊具安装在活动叉上,提升机构能带动载货台升降。伸缩货叉从载货台的侧面伸向集装箱,通过吊具与集装箱锁紧,并把集装箱吊起,然后伸缩货叉带动集装箱缩回,再通过车体架上的提升机构带动载货台下降,把集装箱降落到地面,完成整个集装箱的搬运;此种搬运方式所占用列车顶部的空间较小,能有效避免与列车上方的受电弓或电网等产生碰撞,方便了对集装箱的装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搬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
背景技术
铁路集装箱搬运是指当列车把集装箱运至目的地之后,需要集装箱跨运车把集装箱进行堆场和码放。随着铁路电气化的发展和高铁时代的到来,燃气机车逐步向电动机车发展,原有铁路集装箱装卸方式遇到困难和瓶颈,需要发展出新的装卸方式和设备。
燃油机车牵引的货运集装箱列车,通常都采用铁路轨道吊或正面吊从集装箱顶部进行装卸作业,此种装卸作业方式均需要列车顶部具有较大的作业空间。但是电动机车的上方必须架设接触电网,并在车辆顶部安装受电弓,顶部操作空间严重受限,几乎难以用铁路轨道吊或正面吊直接装卸集装箱了。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新的能满足铁路电气化要求的集装箱搬运车。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该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在作业时,所占用列车顶部的空间较小,方便了对集装箱进行装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悬臂式集装箱跨运车,包括车体架、安装在车体架上的提升机构、与提升机构相连接的载货台、安装在载货台上的伸缩货叉、及安装在伸缩货叉上的吊具,所述伸缩货叉包括安装在载货台上的固定叉和与固定叉活动连接的活动叉,所述活动叉能相对于固定叉移动,所述吊具安装在活动叉上,所述提升机构能带动载货台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货叉与载货台滑动配合,所述伸缩货叉有两个,所述载货台上安装有驱动卷筒,所述驱动卷筒外部缠绕有间距调节绳索,所述间距调节绳索绕过载货台上的间距调节导向轮、与伸缩货叉相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伸缩货叉分别为第一伸缩货叉和第二伸缩货叉,所述间距调节绳索有两条、分别为第一间距调节绳索和第二间距调节绳索,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轮有两个、分别位于驱动卷筒的两侧,且两个间距调节导向轮分别为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和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所述第一间距调节绳索的一端由上向下绕过第一间距调节导向轮、并与第一伸缩货叉相连接,所述第一间距调节绳索的另一端绕过驱动卷筒、并与第一伸缩货叉相连接,所述第二间距调节绳索的一端由下向上绕过第二间距调节导向轮、并与第二伸缩货叉相连接,所述第二间距调节绳索的另一端绕过驱动卷筒、并与第二伸缩货叉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叉上安装有间距调节滑轮,所述载货台上设有间距调节导轨,所述间距调节滑轮与间距调节导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叉包括与固定叉活动连接的中间叉、和与中间叉活动连接的前叉,所述中间叉能相对于固定叉移动,所述前叉能相对于中间叉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叉与固定叉滑动配合,所述前叉与中间叉滑动配合,所述固定叉上安装有伸缩驱动电机,所述伸缩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相连接、并能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中间叉相对于固定叉移动;且所述中间叉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所述固定叉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一中间轮后与前叉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固定叉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条的另一端绕过第二中间轮后与前叉的另一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叉上的传动齿轮和设置在中间叉上的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中间轮和第二中间轮均为链轮,所述第一传动条和第二传动条均为链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钽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钽铂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