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锁紧结构连接器及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575.2 | 申请日: | 202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刘乃常;王旭涛;姚文浩;李卫可;武学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2 | 分类号: | H01R13/502;H01R13/625;H01R13/627;H01R13/633;H01R13/639;H01R24/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结构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锁紧结构连接器及组件,连接器对插端上设置有锁紧凸部;插合端至少包括连接帽和插芯壳体,插芯壳体上设置有至少凹槽和锁扣单元,连接帽设置在插芯壳体外并可沿插芯壳体轴向滑动;锁扣单元具有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形变,外力消失锁扣单元自动回弹;在插合力作用下,锁紧凸部将锁扣单元径向向上顶开后落入凹槽中,锁扣单元回弹将锁紧凸部卡在凹槽中实现连接器的锁紧;解锁时,连接帽与锁扣单元配合使锁扣单元径向向上抬起,锁紧凸部脱出凹槽,实现连接器的解锁。本发明可实现一步锁紧,不需要加工螺纹和设置复位弹簧,减小了安装空间,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步骤,同时具有拔出力小手感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锁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锁紧结构连接器及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连接技术也随着快速发展,连接器作为连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光无源器件之一,其目前已经发展形成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结构多样的系列产品。随着连接器产品的发展,低成本,易操作,高可靠,小型化是未来连接器的发展趋势,因此对于连接器的锁紧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连接器采用的锁紧结构一般有三种:螺纹形式、卡口形式、推拉形式。
第一种是螺纹形式的锁紧结构,如图1所示,对插端和插合端需要通过螺纹锁紧方式实现连接,安装时需要将插合端旋合到对插端上,安装需要较大的空间,安装操作耗时且复杂,需要在通信设备内预安装时预留旋扭螺纹的安装空间,同时需要在插合端内部设置密封件,零件上的螺纹特征加工时也比较复杂。
第二种是卡口形式的锁紧结构,如图2所示,插合端同样需要通过旋钮方式与对插端连接,安装需要较大的间,安装复杂,手感较差,同时插合端由多个零件构成,连接螺帽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时工艺复杂,零件多,加工成本高。
第三种是推拉形式的锁紧结构,如图3所示,插合端通过推拉锁紧方式与对插端连接器连接,该种锁紧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但是插合端为多零件的分体式结构,使用前需要先将连接螺帽、插芯壳体、弹簧装配到一起,装配步骤复杂,零件较多,效率低。插合端为弹簧式多体结构,连接螺帽与插芯壳体之间需要复位弹簧,成本较高。
第四种也是推拉形式的锁紧结构,如图4所示,插合端通过推拉锁紧方式与对插端连接器连接,该种锁紧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插合端为单零件的一体式结构,依靠零件本身的锁紧压片实现与对插端锁紧,这种类型的锁紧方式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插拔,但是由于插入和拔出均需要克服锁紧压片对活动单元的挤压力,保证气密的同时需要的拔出力较大,操作手感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锁紧结构连接器及组件,在插合端的插芯壳体上设置凹槽及锁扣单元形成锁紧部分,通过锁紧部分与对插端的锁紧凸部配合可以实现一步锁紧,不需要加工螺纹,解决了现有螺纹锁紧连接器安装空间大,零件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通过插合端连接帽自身张开钩或压板上与锁扣单元配合实现插合端与对插端的解锁及连接帽的复位,不需要设置复位弹簧,解决了现有推拉锁紧连接器零件多,装配复杂,成本高的问题。解锁时通过张开构或压块上的斜面特征与锁扣单元上的斜面特征配合,降低了解锁时的拔出力,解决了现有推拉锁紧连接器解锁时拔出力大,手感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新型锁紧结构的连接器,对插端与插合端,其特征在于对插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紧凸部;插合端至少包括连接帽和插芯壳体,插芯壳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和至少一个锁扣单元,连接帽设置在插芯壳体外并可以沿插芯壳体轴向滑动;所述的锁扣单元具有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可产生形变,外力消失锁扣单元自动回弹;连接器对插锁紧时,在插合力作用下,锁紧凸部将锁扣单元径向向上顶开落入凹槽中,锁扣单元回弹将锁紧凸部卡在凹槽中实现对插端与插合端的锁紧;解锁时,连接帽与锁扣单元配合使锁扣单元径向向上抬起,锁紧凸部脱出凹槽,实现对插端与插合端的解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5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