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气定比生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528.8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曹道帆;丁宇田;吴昌宁;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23 | 分类号: | C25B1/23;C25B1/04;C25B15/02;C25B9/19;C25B15/00;C07C29/152;C07C29/151;C07C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钟华;任永利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气 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合成气定比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电解槽(1)、煤气化单元(2)、酸性气体脱除单元(3)、第二电解槽(4)、气体调节单元(5);
其中所述第一电解槽(1)、所述煤气化单元(2)、所述酸性气体脱除单元(3)和所述第二电解槽(4)依次连通,且所述第一电解槽(1)、所述酸性气体脱除单元(3)和所述第二电解槽(4)的出料口与所述气体调节单元(5)进料口连通;
所述第二电解槽(4)的出料口与所述煤气化单元(2)进料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槽(1)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氧气输送至煤气化单元(2),氢气输送至气体调节单元(5);
所述煤气化单元(2)以煤炭、水和氧气为原料,生成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和废酸性气体,并输送至酸性气体脱除单元(3);
所述酸性气体脱除单元(3)将废酸性气体脱除,并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输送至气体调节单元(5),将二氧化碳输送至所述第二电解槽(4);
所述第二电解槽(4)将二氧化碳和水电解为一氧化碳、氢气和氧气,并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输送至气体调节单元(5),将氧气输送至所述煤气化单元(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反应单元(6),所述气体调节单元(5)出料口与所述反应单元(6)进料口连通;所述气体调节单元(5)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反应单元(6)进行反应,生成产物;
所述反应单元(6)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醇类反应单元、烃类反应单元、合成油反应单元。
4.一种合成气定比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1)在第一电解槽(1)中将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氧气输送至煤气化单元(2),氢气输送至气体调节单元(5);
(2)在煤气化单元(2)中以煤炭、水和氧气为原料,生成一氧化碳、氢气、二氧化碳和废酸性气体,并输送至酸性气体脱除单元(3);
(3)在酸性气体脱除单元(3)中将废酸性气体脱除,并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输送至气体调节单元(5),将二氧化碳输送至所述第二电解槽(4);
(4)在第二电解槽(4)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电解为一氧化碳、氢气和氧气,并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输送至气体调节单元(5),将氧气输送至所述煤气化单元(2),在气体调节单元(5)中将一氧化碳和氢气调节到合适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步骤(5),将合适比例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输送至反应单元(6)进行反应,生成产物;
所述反应单元(6)为醇类反应单元、烃类反应单元、合成油反应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电解槽(1)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工作温度为20~80℃,工作压力为1.0~1.1bar;该步骤得到的氢气进入所述气体调节单元(5)前需要加压至5~10MPa;该步骤得到的氧气进入所述煤气化单元(2)前需要加压至7.5~8.5MP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该步骤得到的一氧化碳和氢气进入所述气体调节单元(5)前需要加压至5~1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5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