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可燃氯、可燃硫检测的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525.4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邵科;马翠翠;乔广义;周树宁;刘朝阳;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绿色环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广东深宏盾律师事务所 44364 | 代理人: | 谭宗成;陈俊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固体废物 可燃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的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可燃氯、可燃硫检测的设备及方法。用于固体废物可燃氯、可燃硫检测的设备包括移动管式炉、固定管式炉、中心管、套管、样品舟,气体吸收瓶,其特征在于:中心管贯穿移动管式炉和固定管式炉;中心管外设置套管,套管套设在中心管与移动管式炉接触的一侧;中心管与套管重叠的区域内,在中心管开设一通孔,套管上开设补充空气进入口;中心管靠近移动管式炉的一端为空气进入口;样品舟放置在中心管开设的通孔的上游;中心管靠近固定管式炉的一端为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连接气体吸收瓶。实施本发明可区分检测可燃氯、可燃硫和不可燃氯、不可燃硫并降低爆燃产生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物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固体废物的可燃氯、可燃硫的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陆续新建了固体废物焚烧项目。固体废物焚烧产生HCl、SO2等污染物,因此有必要对固体废物中的氯、硫元素进行检测。固体废物中不同形态的氯、硫转化成HCl、SO2的能力各不相同。比如 PVC,其中的氯几乎能完全转化为HCl;而NaCl,则很难转化为HCl。但目前国内外的标准检测方法还是以检测固体废物中总氯和总硫,因此有必要对固体废物中能转化为HCl和 SO2的氯和硫部分,即可燃氯和可燃硫进行检测。
目前国内外的检测方法只能检测固体废物中的总氯和总硫,无法区分可燃氯、可燃硫和不可燃氯、不可燃硫。
面对易燃的固体废物样品,由于其燃烧速度过快,容易爆燃,空气供应不足导致燃烧不充分,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以及避免固体废物爆燃产生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固体废物可燃氯、可燃硫检测的设备,包括移动管式炉、固定管式炉、中心管、套管、样品舟,气体吸收瓶,其特征在于:中心管贯穿移动管式炉和固定管式炉;中心管外设置套管,套管套设在中心管与移动管式炉接触的一侧;中心管与套管重叠的区域内,在中心管开设一通孔,套管上开设补充空气进入口;中心管靠近移动管式炉的一端为空气进入口;样品舟放置在中心管开设的通孔的上游;中心管靠近固定管式炉的一端为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连接气体吸收瓶。
本文中所称的上游是相对于中心管中空气进入口而言,靠近空气进入口的位置为上游,远离空气入口的位置为下游。
具体的,所述中心管开设的通孔开设在中心管的底部。
具体的,中心管为石英管。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一种固体废物可燃氯、可燃硫检测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固体废物可燃氯、可燃硫检测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样品,放在样品舟上;
(2)将样品舟放置在中心管的通孔的上游位置;
(3)将空气作为氧化气体从中心管空气入口和套管补充空气入口送入管中;
(4)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设定固定管式炉温度和移动管式炉温度;
(5)加热样品;
(6)反应后的气体用2个分别装有水和5%的NaCO3溶液吸收;样品完全燃烧后,样品舟用蒸馏水提取,中心管用蒸馏水冲洗内表面;
(7)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对三份样品进行检测:样品舟、中心管淋洗液,水吸收液,NaCO3溶液吸收液;前两者测得的氯、硫量为不可燃氯、硫;后者测得的氯、硫量为可燃氯、硫。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空气送入的流量为1L/min。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从中心管和套管夹层进入的空气以1:4至1:3的比例送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绿色环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绿色环保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