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渗体液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7009.1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48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洁;程艳爽;陈晨晨;张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渗 体液 收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渗体液收集装置,包括安装机构、引流袋和导流管。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卡环以及气囊。第一收集板和第二收集板拼接成锥形罩,锥形罩覆盖在插有引流管的创口上,锥形罩的第二端与患者的皮肤贴合。锥形罩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和环形槽,卡环套设于环形槽内。引流管套设于通孔内,引流管与通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气囊设置于间隙内。第一收集板上开设有导流嘴,导流管的第一端与导流嘴连接,导流管的第二端与引流袋连接。锥形罩的第二端与患者的皮肤紧密贴合,锥形罩用于收集从切口与引流管外壁的间隙渗出引流液,避免引流液污染衣物、被套、床单等。第一收集板和第二收集板夹持引流管,安装时无需拔插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渗体液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胸、腹部手术后,大部分患者需要放置引流管,甚至有患者需要终身置管。置管的患者后期治疗的过程中,引流液极易从腹壁切口与引流管外壁的间隙渗出,尤其是在患者活动的时,引流液渗出后若不及时清理,会引发创口感染,还会弄脏患者的衣服和床单。临床上处理方法是反复更换敷料,但是明显增加医护人员工作量;渗液流到敷料,导致局部潮湿,污染衣物、被套、床单,明显增加感染风险。同时,渗液刺激皮肤,增加患者不适感。并且,无法准确记录引流量,无法收集渗液进行检测。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外渗体液收集装置,其解决了无法对外渗体液进行收集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外渗体液收集装置包括:
安装机构、引流袋以及导流管;
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第一收集板、第二收集板、卡环以及气囊;
所述第一收集板和所述第二收集板能够拼接成锥形罩,所述锥形罩覆盖在插有引流管的创口上,所述锥形罩的第二端与患者的皮肤贴合,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引流袋连接;
所述锥形罩的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通孔和环形槽,所述卡环套设于所述环形槽内;
所述引流管套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引流管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有间隙,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间隙内;
所述第一收集板上开设有导流嘴,所述导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导流嘴连接,所述导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引流袋连接。
可选地,所述外渗体液收集装置还包括固定胶贴,所述固定胶贴包括透明本体和感温贴片,所述透明本体与所述锥形罩连接,且所述透明本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所述感温贴片设置于所述透明本体与患者的皮肤之间。
可选地,所述锥形罩的内壁上开设有环流槽,所述环流槽靠近所述锥形罩的第二端的端面,所述导流嘴的入口与所述环流槽连通,所述导流嘴的出口与所述导流管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一侧边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二侧边与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二侧边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二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卡槽;
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一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收集板的第二侧边上设置有多个沿第二侧边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二凸起;
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槽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收集板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上均设置有密封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70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