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绵城市园林工程用蓄水净水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6775.6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6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飞;童辉;王伟;艾宇航;周克虎;安旭;陈甜喜;魏瑞芝;车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城市 园林工程 蓄水 净水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园林工程用蓄水净水一体化装置,包括安装箱(1)、透水净化路面、分隔板(4)、升降定位组件、支撑板(8)、杂质收集布(9)、杂质清理组件、复位组件、拆卸板(19)、收集箱(24)、转动组件和排水管(41);分隔板将安装箱分成蓄水区域和清理区域,排水管连蓄水区域;透水净化路面装罩盖蓄水区域,拆卸板罩盖清理区域;支撑板通过升降定位组件装在蓄水区域内,杂质收集布铺在支撑板上,复位组件设在支撑板并连杂质收集布;收集箱可转动式设在清理区域内,杂质清理组件设在收集箱上方,杂质清理组件一端贯穿分隔板并连杂质收集布。本发明能快速、便捷的清理蓄水区域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堆积而影响净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园林工程用蓄水净水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现有技术中,海绵城市的相关水处理设备仍旧存在较多缺点,例如:在设备蓄水的过程中,虽然设备内部设有过滤结构,可以对液体进行杂质的过滤,但无法保证杂质的过滤效率,导致杂质进入蓄水池并在蓄水池中累积,由于蓄水池安装在地面下方,清理杂质比较麻烦,杂质在蓄水池中持续堆积,导致后续净水的工作强度增加,也降低了水处理设备的净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园林工程用蓄水净水一体化装置,能快速、便捷的清理蓄水区域中的杂质,避免杂质堆积而影响净水效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工程用蓄水净水一体化装置,包括安装箱、透水净化路面、分隔板、升降定位组件、支撑板、杂质收集布、杂质清理组件、复位组件、拆卸板、收集箱、转动组件和排水管;安装箱为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分隔板固定设置在安装箱内并将安装箱分隔成蓄水区域和清理区域,排水管的一端与蓄水区域的底部连通;透水净化路面固定安装在安装箱的顶部一侧和分隔板的顶部并罩盖蓄水区域,拆卸板安装在安装箱的顶部另一侧和分隔板的顶部并罩盖清理区域;支撑板通过升降定位组件可升降式安装在蓄水区域的底部,使支撑板能通过升降定位组件在透水净化路面的下方升降并定位,支撑板的边缘与蓄水区域的内壁滑动接触;杂质收集布铺设在支撑板上且位于透水净化路面的正下方,复位组件设置在支撑板上,复位组件与杂质收集布的一端连接;收集箱为顶部开口的箱型结构,收集箱通过转动组件可转动式设置在清理区域内,杂质清理组件设置在清理区域内且位于收集箱的上方,分隔板上形成有与传送孔,杂质清理组件的一端通过传送孔贯穿分隔板并与杂质收集布的另一端连接,使杂质收集布能通过杂质清理组件经传送孔进入清理区域内。
所述的升降定位组件包括升降杆和定位机构;安装箱的一侧内壁上形成有孔洞,孔洞位于蓄水区域内,升降杆嵌装在孔洞内,升降杆的上端向上贯穿透水净化路面,升降杆的下端与支撑板垂直连接;升降杆的顶部形成有凹槽,定位机构能嵌装在凹槽内,定位机构能固定在透水净化路面上。
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螺纹杆、定位销、插接杆和定位杆;定位销与螺纹杆通过螺纹同轴旋接,插接杆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并与螺纹杆垂直设置,插接杆为中空管状结构,定位杆呈U形结构,定位杆的一端同轴插接在插接杆内,螺纹杆上形成有插孔,定位杆的另一端通过插孔垂直插接在螺纹杆内。
所述的杂质清理组件包括钢丝绳、凸块、滑动块、连接板、拉伸绳和杂质抖落机构;钢丝绳的一端贯穿分隔板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延伸至清理区域内且位于收集箱的上方;滑动块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钢丝绳的另一端,滑动块的另一端与安装箱的内壁可滑动式连接,凸块设置在钢丝绳的另一端且位于滑动块的旁侧;拉伸绳的一端通过传送孔贯穿分隔板并与杂质收集布的另一端连接,拉伸绳的中部布置在清理区域内且位于收集箱的上方,拉伸绳的另一端缠绕设置在杂质抖落机构上;连接板设置在拉绳绳上并抵接在凸块的底部,杂质抖落机构设置在收集箱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7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