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的遇热失粘胶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6445.7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31/04 | 分类号: | C09J131/04;C09J133/10;C09J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万长鑫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遇热失 粘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的遇热失粘胶。所述遇热失粘胶的制备方法为:将醋酸乙酯和甲苯放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5~75℃,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单体、引发剂;继续升温至85~95℃,保温3.5~4.5小时;加入过氧化苯甲酰,继续保温0.5~1小时,降温至40~50℃,加入丙烯酸高聚物,搅拌1~1.5小时,得到遇热失粘胶。方案中通过制备得到分子量在60000~80000的丙烯酸高聚物,将其用于制备遇热失粘胶,由于其具有高韧性,使得其加入在遇热失粘胶中后,在温度为100℃以上的高温下,其可以自动从粘结物上脱落,从而回收,起到可重复利用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回收的遇热失粘胶。
背景技术
压敏胶是一种具有液体粘结性、固体粘弹性的压力敏感的胶类。其具有润湿性好、初粘性佳等性能被广泛用于包装、装潢、电子等等各行业。现有的压敏胶大多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使用后丢弃对环境不友好,回收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部门专门会后处理,成本高,经济效益低。同时,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通常会将胶带用于电子产品元件的加工过程中,但由于后期剥离不干净,而影响电子元件的品质。因此,出于对环境保护倡导的绿色发展和对电子元件加工领域的需求;压敏胶的发展方向趋向于可回收、可剥离的研究方向。一方面满足良好的初粘性,可以牢固贴合在器件的表面;另一方面满足剥离移除性,可以不污染器件的表面,保证器件的质量。
现有的可剥离胶类产品中通常为光响应和温度响应两种可剥离胶,其中温度响应型胶相对于光响应型胶,产品控制更为简单,价格相对便宜。但是现有的可剥离胶韧性不足、内聚力差,剥离时容易产生残胶;同时大多可剥离胶不具有阻燃性,限制了应用范围。
综上,制备一种可回收的预热失粘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回收的遇热失粘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回收的遇热失粘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醋酸乙酯和甲苯放入反应釜中;加热至65~75℃,加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单体、引发剂;继续升温至85~95℃,保温3.5~4.5小时;加入过氧化苯甲酰,继续保温0.5~1小时,降温至40~50℃,加入丙烯酸高聚物,搅拌1~1.5小时,得到遇热失粘胶。
较为优化地,所述遇热失粘胶的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计,丙烯酸丁酯5~10份、丙烯酸异辛酯30~40份、单体5~10份、丙烯酸高聚物2~4份、醋酸乙酯40~50份、甲苯5~10份、引发剂0.1~0.2份、过氧化苯甲酰0.2~0.4份。
较为优化地,所述单体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中一种或两种;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中一种或多种。
较为优化地,所述丙烯酸高聚物的分子量为60000~80000。
较为优化地,所述丙烯酸高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复合单体、正辛硫醇、偶氮二异丁腈加入至反应釜中,设置温度为100~120℃反应3~6小时,得到丙烯酸高聚物。
较为优化地,所述丙烯酸高聚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复合单体、正辛硫醇、偶氮二异丁腈加入至反应釜中,设置温度为100~120℃反应3~6小时;降温至30℃,加入2-羟乙基山梨酸酯、山梨酸甲酯、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反应1~2小时,得到丙烯酸高聚物。
较为优化地,所述丙烯酸高聚物中,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酯、甲基丙烯酰胺复合单体的质量比为1:(0.08~0.1):(0.20~0.25);2-羟乙基山梨酸酯和山梨酸甲酯总重量为甲级丙烯酸酯的5~6wt%,2-羟乙基山梨酸酯和山梨酸甲酯的质量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宝丽胶粘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