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角度的刨削刀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6035.2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李闯;刘彩龙;叶奕亨;苏陈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2 | 分类号: | A61B17/32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刘超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角度 刨削 | ||
一种可调角度的刨削刀,主机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内刀管并驱动内刀管旋转,内刀管外侧套设外管,外管一端连接主机,外管另一端的末端设有开口,内刀管的末端裸露在外管另一端处,外管一端和外管另一端之间设有一段第一伸缩弯曲段,内刀管的一端和内刀管的另一端之间设有一段可以传递旋转的第二伸缩弯曲段,内刀管的一端上设有末端,内刀管的一端外侧壁还设有两侧侧壁凸起的环形凹槽,外管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的环形滑块,环形凹槽卡合在环形滑块。优点:能够方便快捷的弯曲,且不会打磨到外管内壁;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清洗;弯曲时角度可控,方便应对不同角度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刨削刀。
背景技术
医用刨削刀是一种用于对生物骨组织和/或软组织进行刨削处理的手术器械。其刨削刀头由可转动的内刀组件和固定的外刀组件构成,在动力机构带动内刀组件相对于外刀组件旋转的过程中,通过内外刀头的相对运动切削组织;为适应复杂的人体通道以及手术角度,出现了能够弯曲的刨削刀头。目前国内外可弯曲的刨削刀头,外刀管一但弯曲成型,整个刨削刀头的弯曲角度就固定了,而在一些外科手术中由于人体的自然通道较复杂,往往一台手术需要多种角度进行操作,但由于每支刨削刀头的弯曲角度固定,一台手术就需要多支不同弯曲角度的弯刨削刀头,从而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且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调角度的刨削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角度的刨削刀,包括主机、外管、内刀管和驱动装置,主机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连接内刀管并驱动内刀管旋转,内刀管外侧套设外管,外管一端连接主机,外管另一端的末端设有开口,内刀管的末端裸露在外管另一端处,外管一端和外管另一端之间设有一段第一伸缩弯曲段,内刀管的一端和内刀管的另一端之间设有一段可以传递旋转的第二伸缩弯曲段,内刀管的一端上设有末端,内刀管的一端外侧壁还设有两侧侧壁凸起的环形凹槽,外管一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凸起的环形滑块,环形凹槽卡合在环形滑块。
进一步的,第二伸缩弯曲段为能够传递扭矩的软管,且可随所述第一伸缩弯曲段弯曲。
进一步的,外管一端外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相互对称的弯曲驱动装置的一端,弯曲驱动装置的另一端设在外管另一端上。
进一步的,外管一端外侧壁上端设有一个弯曲驱动装置的一端;外管一端外侧壁下端设有另一个弯曲驱动装置的一端,两个弯曲驱动装置与主机连接,并在主机上设有控制用的+和-按键,控制弯曲驱动装置驱动外管一端的弯曲角度。
进一步的,外管一端的弯曲角度为0-100度。
进一步的,一个弯曲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缆绳、第一辊轴和第一驱动装置;另一个弯曲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缆绳、第二辊轴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缆绳一端连接外管一端外侧壁上端,第一缆绳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辊轴,第一辊轴连接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辊轴收放第一缆绳;第二缆绳一端连接外管一端外侧壁下端,第二缆绳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辊轴,第二辊轴连接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辊轴收放第二缆绳。
进一步的,第一辊轴一端连接第一驱动装置,第一辊轴另一端设有齿牙并啮合第二辊轴上的齿牙,然后驱动第二辊轴与第一辊轴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第二辊轴一端连接第二驱动装置,第二辊轴另一端设有齿牙并啮合第一辊轴上的齿牙,然后驱动第一辊轴与第二辊轴按照不同方向转动。
进一步的,外管另一端的末端的两侧开口,靠近末端处逐渐靠拢。
进一步的,内刀管上设有螺纹凹槽,且环形滑块上设有镂空,且镂空不被环形凹槽覆盖,外管一端通过在主机连接负压吸引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方便快捷的弯曲,且不会打磨到外管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60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