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酵素有机富硒高钙大米的水稻种植技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3825.5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0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尹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永华;盛华高科技术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箐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05 | 代理人: | 彭毅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酵素 有机 富硒高钙 大米 水稻 种植 技术 方法 | ||
本发明了采用酵素氨基酸叶面肥和富硒肥、高钙肥的连合施用在水稻种植技术上,水稻育苗期时酵素氨基酸叶面肥喷施2次富硒肥、高钙肥喷施1次。水稻本田期时酵素氨基酸叶面肥喷施7次,富硒肥喷施3次,高钙肥喷施4次。喷施酵素氨基酸叶面肥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这3次就能把水稻原始的农药残留和化肥残留全部取消,又能防御多种病害,使水稻的稻米真正能达到酵素有机。利用水稻生长的光合作用,通过水稻光合吸收的转化效率,在加上A级最好的生态环境,最好A级的水稻种植技术方法,生产出最好A级的酵素有机富硒高钙大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米种植领域,具体为一种酵素有机富硒高钙大米、的水稻种植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稻种植技术如下:
春天育苗:每年4月1日—到4月10日是育苗期,浸泡种子药剂是“垦粳益”(100毫升1瓶)+亮地(50毫升1瓶)=150毫升,最大用水量300斤,浸泡种子200斤,浸泡水稻种子一周7天时间,2天在育苗棚里自然发芽育苗每平米用种量是7量生出好芽的种子。
土壤调酸5.5,底肥是化肥氮、磷、钾,1:1:1含量是15%:15%:15%复合肥(也叫复混肥)每平方米用量是30克。育苗大棚温度控制在18度-26度内。
春耕:在每年的4月15日—到25日完成翻地,翻地前使用底肥是化肥氮、磷、钾,1:1:1复合肥,也叫(复混肥)含量是25%:25%:25%。每亩地施肥30公斤,翻地深度是18厘米—到20厘米。旋耕地时间是每年的4月26日开始,到4月30日完成,旋耕地沉淀7天时间到5月7日。打灭草药封闭杂草用“农思它”每亩地用量是133克。
水稻插秧时间是每年的5月6日开始—5月20日结束。人工插秧和机械插秧。人工插秧10寸×6寸和10寸×7寸,机械插秧9寸×6寸和9寸×7寸。
水稻田间管理:水稻在7月10日—到7月15日是水稻孕穗期,喷施水稻防病治病的药的药名叫“稻病消除”。
“稻病消除”药的配套组合是:
2瓶:戊唑、嘧菌酯100ml/瓶×2=200ml
2瓶:吡唑醚菌酯100ml/×2=200ml
1瓶:多抗霉素200ml/瓶
2瓶:秸喷叶面肥1000ml/瓶×2=2000ml
1瓶:芸苔素100ml/瓶=100ml
1瓶:飞防助剂100ml/瓶=100ml
合计是总组合量2800ml
喷施面积是一垧地(667平方米㎡×15亩)打两次药,第一次是水稻孕穗期7月10日—到7月15日,喷施用量是1400ml,第二次是水稻扬花齐穗期8月10日—到8月15日喷施用量是1400ml。
用无人机航化喷施每次用量是1400ml用水量是30kg,防治水稻混合性病;在水稻孕穗初期,孕穗末期或水稻扬花后齐穗期进行喷施,有效防治水稻纹秸病、稻曲病、胡麻斑病、鞘腐病、水球菌核病、褐变穗。
秋收:每年9月25日—到10月15日收割完水稻,人工和机械收割。
以上所述的是背景技术的现有技术状态,应用领域是水稻种植技术,现有技术的不足,是普通原有使用“化肥农药”的水稻种植技术。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本发明的《酵素有机富硒高钙大米》的水稻种植技术方案。是有机种植技术,底肥和叶面肥都是有机的。并且达到酵素有机、高硒、高钙作用机理。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素有机富硒高钙大米、的水稻种植技术方法,研发的目的是研发和开发国际高端大健康食品大米,和给中国科技人员食用大米,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永华;盛华高科技术工程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尹永华;盛华高科技术工程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8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蔬种植用杀虫剂喷洒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辅助状态下的自动造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