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辅助治疗肺病的中药穴位敷贴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3363.7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3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姚唐杰;徐向前;薛鸿浩;张惠勇;陆城华;郭晓燕;张晔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20;A61K47/46;A61K9/70;A61P11/00;A61P11/06;A61P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胡洁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辅助 治疗 肺病 中药 穴位 敷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治疗肺病的中药穴位敷贴剂,及其中药穴位敷贴产品,以及它们在制备辅助治疗慢性肺病药物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中药穴位敷贴剂采用特定的中药组分,可以辅助治疗慢性肺系疾病;特别是,本发明的中药穴位敷贴剂在“邵氏阳虚哮喘贴”穴位敷贴的药物配方进行了改进,增加了特定份数的白芥子、延胡索和干姜,意外发现,能够在原有治疗以“阳虚寒喘”为特点的虚寒型肺系疾病及其它肺系疾病的基础上,对于发生的胸背部疼痛、胸闷气短、痰多气喘有明显的改善效果,还缓解了中药敷贴剂的发泡作用所带来的疼痛感,降低了皮肤发红、起泡、皮炎、瘙痒等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病人对敷贴制剂的耐受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辅助治疗肺病的中药穴位敷贴剂,及其中药穴位敷贴产品,以及它们在制备辅助治疗慢性肺病药物方面的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贴敷/敷贴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俞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简便易学,作用迅速,容易推广,使用安全,副作用极小,乐为患者接受,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
慢性肺系疾病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其显著特点是多于春秋冬寒冷之际发作或加重,如哮喘、慢阻肺等。目前相关治疗方法有长期糖皮质激素、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吸入或口服解痉平喘药,但无法解决复发的问题,且药物毒副作用和长期用药困难使得收效甚微。
中医研究人员选用中药穴位敷贴,其适用于老幼虚弱之体罹患慢性肺系疾病,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不能服药之症,可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可能,更有内服法所不具有的诸多优点。
现有的一些治疗肺病的中药剂,一般局限于治疗轻度肺脾气虚者,对于脾肾阳虚的患者改善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治疗肺病的中药穴位敷贴剂,其中,
所述中药穴位敷贴剂包括基础药物组分;
所述基础药物组分,按重量份,其包括8~12份熟附子、8~12份巴戟肉、8~12份盐补骨脂、8~12份淫羊藿、8~12份槲寄生、8~12份白芥子、8~12份延胡索、2.2~3.8份丁香、2.2~3.8份吴茱萸、2.2~3.8份肉桂、4~6份麻黄和6.5~9.5份干姜。
优选的,所述基础药物组分,按重量份,其包括10份熟附子、10份巴戟肉、10份盐补骨脂、10份淫羊藿、10份槲寄生、10份白芥子、10份延胡索、3份丁香、3份吴茱萸、3份肉桂、5份麻黄和8份干姜。
优选的,所述中药穴位敷贴剂还包括辅料组分。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治疗肺病的中药穴位敷贴产品,其中,所述中药穴位敷贴产品采用如上述的中药穴位敷贴剂制成。
优选的,所述中药穴位敷贴产品包括穴位敷贴的药丸或药饼;将所述中药穴位敷贴剂的各组分研磨成粒径小于120目的粉末,将生姜汁或者蜂蜜与所述粉末调和,形成所述药丸或药饼。
优选的,所述的药丸或药饼的直径为1~5cm。
优选的,所述中药穴位敷贴产品还包括医用敷料;所述药丸或药饼被固定在所述医用敷料的粘合面上。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如上述的中药穴位敷贴剂、如上述的中药穴位敷贴产品,在制备辅助治疗慢性肺病药物方面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慢性肺病为阳虚哮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3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