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消化内科实验大鼠用胃部灌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02819.8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8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孙莉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消化 内科 实验 大鼠 胃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大鼠灌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医消化内科实验大鼠用胃部灌胃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上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板,两个竖板上分别开设有进入口和灌胃口,开设有灌胃口的竖板的一侧竖直滑动连接有封堵板;两个竖板之间水平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底部均设置弹性推动机构,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两个支撑板背向水平移动,两个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支撑板背向水平移动;两个竖板之间设置有背部夹持机构;本发明在对大鼠进行夹持的过程中,使两个支撑板背向运动,使得大鼠的腹部处于悬空状态,有利于避免支撑板对大鼠的腹部造成挤压,导致胃管受到压迫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鼠灌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医消化内科实验大鼠用胃部灌胃装置。
背景技术
灌胃,是药理毒理学实验中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关大鼠灌胃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2020135007.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鼠实验用灌胃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中间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端与其铰接的横板A,横板A的另一端固定有连接带,连接带的另一端固定有横板B,横板B上设有与固定板锁紧固定的锁扣,固定板的上端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上垂直固定有竖杆,竖杆上套有与其滑动连接的套筒,套筒之间水平固定有横杆,横杆的中间固定有圆球,圆球的中间垂直设有通孔,圆球的上端设有与固定板固定连接的定位板,定位板上垂直插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竖管,竖管的顶部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连接头。
现有技术中在对大鼠进行中药灌胃时,大鼠容易受惊容易挣扎颤动,导致灌胃针难以插入的情况发生,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对大鼠进行固定的灌胃装置,但其仅仅只能对大鼠进行简单的固定,在固定时,大鼠的腹部容易受到挤压,导致胃管受到压迫,灌胃针难以插入的情况发生,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消化内科实验大鼠用胃部灌胃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医消化内科实验大鼠用胃部灌胃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医消化内科实验大鼠用胃部灌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固定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竖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竖板上分别开设有进入口和灌胃口,开设有所述灌胃口的所述竖板的一侧竖直滑动连接有封堵板;
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水平地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设置弹性推动机构,所述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两个支撑板背向水平移动,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支撑板的背向水平移动;
两个所述竖板之间设置有背部夹持机构,所述背部夹持机构在手动作用下对大鼠背部进行夹持定位,当对大鼠进行夹持过程中,所述背部夹持机构联动限位机构取消对支撑板的限位;
所述背部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夹持板,两个所述夹持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滑动块,所述竖板上开设有与滑动块相对应的引导斜槽,所述引导斜槽的最高点设置在靠近竖板的顶面中部位置,所述滑动块的一侧设置用于对滑动块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工作时,现有技术中在对大鼠进行中药灌胃时,大鼠容易受惊容易挣扎颤动,导致灌胃针难以插入的情况发生,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对大鼠进行固定的灌胃装置,但其仅仅只能对大鼠进行简单的固定,在固定时,大鼠的腹部容易受到挤压,导致胃管受到压迫,灌胃针难以插入的情况发生,本发明的该技术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工作方式如下,首先,通过封堵板将灌胃口进行封堵,将大鼠的头部塞入进入口内部,使大鼠钻入两个支撑板上,然后,在手动推动的作用下,通过背部夹持机构对大鼠的背部皮肤进行夹持并自动定位,有利于使大鼠的整个身体处于笔直的状态,进而便于后期插入灌胃针,在对大鼠进行夹持的过程中,背部夹持机构联动限位机构取消对支撑板的限位,在弹性推动机构的推动作用下,两个支撑板背向运动,使得大鼠的腹部处于悬空状态,有利于避免支撑板对大鼠的腹部造成挤压,导致胃管受到压迫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有利于灌胃针的插入,在对大鼠进行夹持完成后,移除封堵板,漏出大鼠的头部,可以进行中药灌胃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28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软胶囊生产的包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有杀菌消毒功能的PVC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