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2362.0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5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腾;刘畅;纪存孝;李凯齐;王恩宏;田乔宇;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刘一霖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注意力 机制 雷达 信号 调制 方式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雷达时序信号特征进行标注,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将雷达信号数据区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步骤2:使用Pytorch构建LSTM神经网络模型,初始化模型中的节点数量、学习率等超参数;
步骤3:将训练集中的样本按照一定数量切分成为几个批次,随机选取一个批次送入LSTM神经网络开展训练;
步骤4:LSTM神经网络层对输入的多个批次中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再交给Attention层进行注意力权重计算,最后在全连接层输出识别的结果;
步骤5:将本网络模型识别结果和实际结果的标签数据一一对照,对训练集的识别准确率进行计算,若达到设定的标准,则转为下面的步骤,否则,根据交叉熵损失函数计算本次网络训练的损失,并进行LSTM的网络参数更新,再转入步骤3;
步骤6:把预处理后的测试集输入到训练好的基于Attention机制的LSTM网络模型中,计算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评估识别效果。若识别率未收敛,则转入步骤2,直到对于测试集的识别率趋于收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通过在神经元加入遗忘门f、输入门i、内部记忆单元c、输出门o,使得该网络结构在处理长序列数据存在一定的优势,减轻梯度消失和爆炸现象的发生;输入门i决定了输入时刻t存留到内部记忆单元的状态Ct的数量,遗忘门f决定上一时刻内部记忆单元的状态Ct-1存留到当前时刻Ct的数量,由输出门和单元状态Ct计算LSTM的输出Ht;
当输入雷达序列为时X=[x1,x2,…,xk],则LSTM的更新公式为:
it=σ(Wi·[Ht-1,xt]+bi) (1)
ot=σ(Wo·[Ht-1,xt]+bo) (2)
ft=σ(Wf·[Ht-1,xt]+bf) (3)
在上式中,it表示在时刻t时的输入,Ht-1表示在t-1时刻隐藏状态,xt表示t时刻输入信息,ot表示t时刻的内部输出,ft表示t时刻的遗忘门,tanh(·)表示双曲正切函数,Ht表示最终输出,σ(·)表示Sigmoid激活函数,b表示对应的偏置,W表示对应的权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信号调制方式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
假设雷达序列x1,x2,…,xk,根据LSTM产生的隐藏层特征H=[h1,h2,…,hk]构建注意力机制的输入,H∈Rd×k,
ui=tanhσ(Wshi+bs)
∑iai=1
其中:i∈[1,k],ui表示第i个神经元的输出,Ws表示权重,hi表示第i个隐含层输入,bs表示偏置向量,表示第i个神经元输出所占比重,d表示隐藏层的长度;K表示输入数据的数量;这里,注意力权重矩阵用a表示,特征矩阵用V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23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