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致动聚合物的微型末端缝合器及其缝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1221.7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8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常龙飞;李焱;唐飞;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致动 聚合物 微型 末端 缝合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致动聚合物的微型末端缝合器,包括位姿调整模块、缝合模块、缝合针、控制电路模块,所述位姿调整模块、缝合模块均与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位于位姿调整模块内,所述缝合针位于缝合模块内腔,且缝合模块设有出针口,所述缝合模块与位姿调整模块转动配合;所述缝合模块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缝合针传动连接。本发明中,通过位姿调整模块和缝合模块可对缝合针的位置进行调节,可针对气管食管瘘的不同位置来调整缝合模块的角度,从而完成缝合,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缝合针沿环形轨道转动可完成对内科气管食管瘘口的缝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操作器械,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致动聚合物的微型末端缝合器及其缝合方法。
背景技术
气道壁瘘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气道壁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导致出现瘘口。气管食管瘘是由于各种良恶性因素导致气道与邻近食管破溃形成病理性交通,最常见的部位为食管中段与左主支气管之间。气管食管瘘的危害是病死率高,生存率低,生活质量差。
对于继发性气道-消化道瘘患者的治疗有以下方法:第一种是内科保守治疗方法,所括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及通过化痰,适当止咳等进行对症治疗;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第二种是支架介入治疗,适用人群是不适合手术的继发性气道-消化道瘘的患者,介入治疗目前最常用的是气道和/或消化道支架的置入和镜下药物注射、烧灼、金属夹等,支架是通过物理学方法可以遮盖瘘口,但置入支架时易出现定位准确性欠佳等问题;另一种治疗方法采用手术进行瘘口缝合,尽管该方法在原理上说更容易彻底解决腔道瘘口问题,但由于受到技术和内科操作空间的限制,目前发展仍然缓慢。
现有专利申请号为202111003066.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涉及换针设备技术领域,该发明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旋转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和缝合针装置;该发明还提供采用上述换针设备的换针方法。但其并不适用于气道壁瘘患者的手术进行人体内部腔道缝合。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型缝合器,提供一种有限腔体空间的自动缝合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适用于气道壁瘘及气管食管瘘患者手术的微型缝合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基于电致动聚合物的微型末端缝合器,包括位姿调整模块、缝合模块、缝合针、控制电路模块,所述位姿调整模块、缝合模块均与控制电路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模块位于位姿调整模块内,所述缝合针位于缝合模块内腔,且缝合模块设有出针口,所述缝合模块与位姿调整模块转动配合。
所述缝合模块包括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缝合针传动连接,所述缝合模块内开设有与缝合针相适配的环形轨道,所述驱动单元驱动缝合针沿环形轨道转动并可伸出出针口。
通过位姿调整模块和缝合模块可对缝合针的位置进行调节,可针对气管食管瘘的不同位置来调整缝合模块的角度,从而完成缝合,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缝合针沿环形轨道转动可完成对内科气管食管瘘口的缝合。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位姿调整模块包括球形壳体、小齿轮、第一微型电机,所述第一微型电机固定设于球形壳体尾端,所述第一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小齿轮,并与缝合模块传动配合,所述第一微型电机驱动缝合模块沿小齿轮布置方向转动,通过球形壳体的设置,对气管食管友好,并不会对气管食管造成二次伤害。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缝合模块还包括球形支架、夹针单元、绕线处理装置,所述驱动单元固定设于球形支架内,所述球形壳体与球形支架出针口处均设有相同的平面,且其球面球心重合,所述驱动单元的输出端与夹针单元传动连接,所述夹针单元用于固定缝合针,所述缝合针一端与绕线处理装置中缝合线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球形支架周面固定有与小齿轮啮合配合的传动齿轮,通过夹针单元的设置可对缝合针进行固定,并配合驱动单元完成对气管食管瘘的连续缝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1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配电网架的配电网规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快拆机构的万向连接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