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负群时延网络的宽带隔离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01167.6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7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霞;李诗蕴;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365 | 分类号: | H01P1/36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群时延 网络 宽带 隔离器 | ||
1.一种基于负群时延网络的宽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的非互易移相器(1)、传输线1(4)、耦合定向耦合器(2)、传输线2(5)以及负群时延电路结构(3),其中,所述耦合定向耦合器(2)的隔离端与传输线1(4)连接,耦合端与传输线2(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群时延网络的宽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互易移相器(1)包括三极管BJT、射频扼流圈C1、射频扼流圈C2、射频扼流圈L1、射频扼流圈VB、射频扼流圈Vce、大电阻R5和四个电阻R1、R2、R3、R4。电阻R1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电阻R2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与输入端相连;电阻R3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R4的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地;电阻R4另一端与输出端相连;电阻R5一端与三极管BJT的基极、电容C1的另一端相连,另一端接直流电源VB;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三极管BJT的集电极相连;电感L1另一端接直流电压Vce;三极管BJT的发射集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群时延网络的宽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定向耦合器(3)通过四段微带线TA1、TB1、TA2、TB2顺次相连的结构实现,其中微带线TA1、TA2阻抗相同,微带线TB1、TB2阻抗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负群时延网络的宽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微带线的特征阻抗进而获得所需定向耦合器的耦合度、隔离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群时延网络的宽带隔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群时延电路结构(2)包括六段微带线T1、T2、T3、T4、T5、T6,两段耦合线CL1、CL2,以及四个串联电阻RA、RB、Ra、Rb,微带线T1一端与微带线T2的一端、电阻Ra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微带线T6的一端以及输入端相连;微带线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3的一端、电阻RA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3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4的一端、电阻RB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4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5、电阻Rb的一端相连;微带线T5的另一端与微带线T6的另一端以及输出端相连;电阻Ra的另一端与耦合线CL1的一端相连,选耦合线CL1与电阻Ra相连的端口作为输入端,则该耦合器的隔离端与直通端接地,耦合端开路;电阻Rb的另一端与耦合线CL2的一端相连,选耦合线CL2与电阻Rb相连的端口作为输入端,则该耦合器的隔离端与直通端接地,耦合端开路;电阻RA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B的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011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适配器安装装置以及电动工作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检验采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