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5366.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蜀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11/27 |
代理公司: | 四川域策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51 | 代理人: | 刘坦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水泥 渗透 结晶 修复 防水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比例组分组成:55~75份的硅酸盐水泥、25~45份的英砂、4~8份的活性组分A、4~8份的活性组分B、2~5份的钙离子补充剂、0.2~0.3份的减水剂、0.2份的保水剂和28~32份的水。其中,活性组分A为碱金属盐类;所述活性组分B为硅酸或偏硅酸金属盐。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凝结效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通常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石英砂等为主要成分,掺入活性化学物质制成。由于CCCW抗渗性能和自修复性能良好,并且可以防止钢筋锈蚀,对人体无害,所以从上个世纪产品问世到现在,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材料先后在欧洲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得到推广应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我国引进后,已先后应用于地铁、桥面、水利工程、污水处理厂等工程项目中,取得了显著的防水效果。
目前,国内的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一般都是以国外进口的母料为基础进行复配,由于进口母料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打破国外对于母料的垄断显得尤为必要。而一些国内的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配方,虽然产品表现出了防水、抗渗性能,但是有些仅表现出一次抗渗能力,不具有自修复能力或自修复能力较差,二次抗渗压力检测也不一定达标。
在专利公开号为“CN1472258”、名称为“建筑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中,该材料具有渗透性,生成的晶体能深入封堵结构内部的孔隙,改善内部结构,防水具有永久性;微细裂缝能自修复;背水面防水与修补效果更佳,然而该发明使用了硅氧烷乳液,并且需要把浆料烘干磨成粉,这就导致了一方面该产品的制备方法更加复杂,不能简易施工,这会导致在现场施工中出现由于工人的操作水平导致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该产品的生产成本相对还是偏高,不利于大规模的工程投入建设。伴随着防水工程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添加聚合物乳液的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显得不合时宜,急需一款新型的无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再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946518A”、名称为“一种速凝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所述速凝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是由下述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硅酸盐水泥55~75份,石英砂25~45份,缓冲剂3~10份,活性组分A4~12份,活性组分B4~15份,膨胀剂2~6份,钙离子补充剂1~12份,减水剂1~4份。该技术中钙离子补充剂含量高,不利于耐久性保存;另外,活性组分A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草酸钠的一种或多种,其为是化学添加剂,且为人工合成物,非自然产物,对环境有害(即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且价格高。不仅如此,该材料的初凝时间短,无法保证水泥基材料可靠进入裂缝内部,进而影响后期的抗压能力。
此外,国内一些产品把氯化钙作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促凝剂与钙离子补充剂,虽然氯化钙会对产品的早强和防冻有一定的提高作用,但是氯离子会促进混凝土的冻融和钢筋的锈蚀,长远来看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建筑物的寿命,所以必须控制产品的氯离子含量。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在防水层上继续施工,双组份的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制备麻烦,而且大多数产品没有考虑到凝结时间的影响。
因此,急需要提出一种凝结效率高、成本低廉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自修复防水材料,其由以下重量比例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55~75份;
英砂:25~4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蜀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蜀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5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幼儿用儿童安全餐椅
- 下一篇:一种扭力轴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