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式碳加热的点火方法、点火器具及加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5013.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峰;尹坤任;潘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D1/22 | 分类号: | A24D1/22;F23Q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0 | 代理人: | 钟华;任永利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加热 点火 方法 器具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波式碳加热的点火方法、点火器具及加热系统,点火方法为:通过向微波发生器提供电能,微波发生器进而产生微波,微波使碳介质内部产生热量,并以该热量将碳介质点燃。本发明采用微波加热点火的方式对碳介质进行点火,并不是通过外部火源直接点燃碳介质,这种点火方式可以是碳介质具有更多的分布和形式的选择性,碳介质不用必须在气溶胶产生制品的端部,且碳介质的形式也不用限定于颗粒状,其只要是能接收到微波而产生热量并达到点燃即可。本发明点火体验好,点火成功率高,且安全可靠,无明火点燃,更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溶胶产生制品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式碳加热的点火方法、点火器具及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加热气溶胶产品的一个重要加热技术方向是碳加热。碳加热方式与其他加热气溶胶产品相比,不需要加热器具在抽吸过程中的持续支持,使用轻便。碳加热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提供,需要在开始时使用外部热源对碳介质进行点火,现有的碳介质通常为碳颗粒,外部热源点火只能从碳介质的外表面进行点火加热,这种点火方式对于碳颗粒布局有很大的局限性。
现有碳加热气溶胶产品中,作为热源的碳通常是以碳粒的形式置于气溶胶产生介质的尖端,通过外部点点燃碳颗粒。碳粒形式和设定的位置主要是为了便于外部点燃和防止点燃过程中误将气溶胶产生介质也点燃。碳颗粒端部设计容易造成加热碳粒脱落,碳从外部开始燃烧对介质的加热具有一定局限性。另外,更关键的是,点燃碳颗粒通常采用外部火源点火方式,在一些应用场合点火源受限导致使用体验降低、火患风险增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本质上是使用消耗电能的器具产生微波加热,从而点燃固体雾化介质中的碳。也就是说,微波直接点燃碳加热结构中的碳。通过对微波场以及碳加热结构的调整可以精准控制点燃区域、实现符合要求的固体雾化介质加热过程。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微波式碳加热的点火方法,其通过向微波发生器提供电能,微波发生器进而产生微波,微波使碳介质内部产生热量,并以该热量将碳介质点燃。
优选地,其通过向微波发生器提供电能,微波发生器进而产生微波,微波使碳介质内部产生热量,并以该热量将碳介质点燃,所述碳介质再进一步加热气溶胶产生介质以产生气溶胶。所述微波发生器与所述碳介质接触或者不接触均可,只要是碳介质可以接受到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即可。也就是说,气溶胶产生制品中的碳介质由点火器具点燃,随后便可独立使用气溶胶产生制品,由气溶胶产生制品的碳介质持续加热气溶胶产生介质以产生气溶胶。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微波式碳加热点火器具,其包括:电源,以对微波发生器提供电能;
微波发生器,其用于产生微波,微波使碳介质内部产生热量,并以该热量将碳介质点燃。
本发明点火器具用来点燃雾化介质载体中的碳;还可以成为一机两用设备,既可以用来点燃包含碳加热的雾化介质载体,也可以成为加热气溶胶产品的加热器具。
优选地,与所述点火器具共同使用的气溶胶产生制品包括:
碳介质,其用于接收微波发生器产生的微波,产生热量,且以该热量被点燃,并持续加热气溶胶产生介质;
气溶胶产生介质,其用于接收碳介质传递的热量,并受热产生可抽吸的气溶胶。
优选地,所述点火器具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控制微波发生器具有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在所述微波发生器处于第一频率时,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介质;在所述微波发生器处于第二频率时,所述微波发生器用于点燃碳介质。也就是说,此时的点火器具具有两种功能,第一种其可以在处于第一频率时,作为普通的微波加热型气溶胶产生装置对插入的气溶胶产生制品进行加热,并产生可供抽吸的气溶胶;第二种其可以在处于第二频率时,作为微波式碳加热点火器,将碳介质点燃,点燃后碳介质继续加热气溶胶产生介质,并产生可供抽吸的气溶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50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线杆加工的组合式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线杆垂直度的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