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4007.3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25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伍世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达盛世(广州)氢能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9/70 | 分类号: | C25B9/70;C25B9/60;C25B1/04;C25B9/19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3 | 代理人: | 刘星旭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水装置,包括第一端板、第一绝缘层、阳极板、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中性板、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阴极板、第六绝缘层和和第二端板,第一电解槽、第二电解槽、第一质子交换膜、第一微孔钛极板、第一多层滤网组、第二质子交换膜、第二微孔钛极板、第二多层滤网组、进水接头、第一出气接头、第二出气接头、第一进水孔、第一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第一出气孔、第一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第二出气孔、第三排气通道和第四排气通道。本发明通过对应的多层滤网组填充在电解槽内,使水均布在整个第一电解槽和第二电解槽内,避免出现堵塞、水压不够和干烧的问题,这样就会保证制氢效果,使产品达到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主要通过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从而汽车的行驶提供驱动力。由于化石能源在燃烧过程中燃烧不充分,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和颗粒排放物等多种不利于环境的有害产物。进一步,传统的石化动力汽车在起步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动力供汽车起步,而且在起步过程汽车加速度较大。发动机内的有通常在未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就排出了发动机,不仅加大了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现有的专利(公开号:CN215163208U)中提供一种电解水装置来制氢,其主要是通过曲折形导水槽来进水,这样的设计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产生导水槽堵塞,槽孔逐步缩小导致出现堵塞、水压不够和干烧的问题,这样就会影响制氢,使产品达不到使用要求。
因此,必须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解水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解水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之间从前到后依次连接的第一绝缘层、阳极板、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中性板、第四绝缘层、第五绝缘层、阴极板和第六绝缘层,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中部设有第一镂空区,所述第三绝缘层的中部设有第二镂空区,所述第四绝缘层的中部设有第三镂空区,所述第五绝缘层的中部设有第四镂空区,所述第一镂空区和所述第二镂空区连接形成第一电解槽,所述第三镂空区和所述第四镂空区连接形成第二电解槽,所述第一电解槽中间设有与所述第一端板相平行的第一质子交换膜,所述第一质子交换膜前后两侧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微孔钛极板和第一多层滤网组,所述第二电解槽中间设有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平行的第二质子交换膜,所述第二质子交换膜前后两侧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二微孔钛极板和第二多层滤网组,所述第一端板前端面的右下端设有进水接头,所述阳极板前端面的左上端设有第一出气接头,所述第二端板后端面的右上端设有第二出气接头,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阳极板、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中性板的右下端都设有与所述进水接头相配合的第一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二绝缘层的第一进水孔右后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镂空区连通的第一进水通道,所述第四绝缘层前端面的右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进水孔连通的第二进水通道,所述第二进水通道与所述第三镂空区连通,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绝缘层、所述阳极板、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和所述中性板的左上端都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气接头相配合的第一出气孔,所述第二绝缘层后端面的左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的第一排气通道,所述第一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一镂空区连通,所述第四绝缘层前端面的左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出气孔连通的第二排气通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三镂空区连通,所述中性板、所述第四绝缘层、所述第五绝缘层、所述阴极板、所述第六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端板的右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气接头相配合的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三绝缘层后端面的右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的第三排气通道,所述第三排气通道与所述第二镂空区连通,所述第五绝缘层前端面的右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二出气孔连通的第四排气通道,所述第四排气通道与所述第四镂空区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达盛世(广州)氢能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智达盛世(广州)氢能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40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圆柱形梯度线圈单元
- 下一篇:车辆的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