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3828.5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赵丹;鞠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筑福(北京)城市更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1/12;E04G21/02;E04B5/17;E04B1/38;E04B1/98;E04C5/16;E04C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采用 叠合 构造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新加叠合层(1)、新加圈梁(2)、新加构造柱(14)、锚筋(7)、原构造柱(8)、屋面板(12);所述的屋面板(12)上新加叠合层(1)由新加圈梁(2)、叠合层横向钢筋(3)、叠合层纵向钢筋(4)和斜拉钢筋(10)构成;所述的新加圈梁(2)由圈梁钢筋(5)、圈梁箍筋(6)构成;所述的新加构造柱(14)由锚筋(7)植入原构造柱8后的锚筋延长部分(15)浇筑混凝土后构成;所述的原构造柱(8)柱头上均匀分布四个植筋孔(9);所述的锚筋(7)为φ16的钢筋,所述的锚筋延长部分(15)同为φ16的钢筋;所述的新加叠合层(1)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所述的叠合层横向钢筋(3)为上、下两层布置,上、下两层的间距为40mm;所述的叠合层横向钢筋(3)间隔200mm~300mm绑扎叠合层箍筋(11),两层叠合层横向钢筋(3)的端部分别与圈梁钢筋(5)进行绑扎,并弯折出竖向弯筋预留筋(13);所述的叠合层纵向钢筋(4)为上、下两层布置,上、下两层的间距为40mm;所述的叠合层纵向钢筋(4)间隔200mm~300mm绑扎叠合层箍筋(11),两层叠合层纵向钢筋(4)的端部分别与圈梁钢筋(5)进行绑扎,并同样弯折出竖向弯筋预留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加圈梁(2)截面高度不小于180mm,宽度不小于120mm,所述的圈梁钢筋(5)为四根,四根圈梁钢筋(5)之间的间距均为1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加圈梁(2)上的圈梁箍筋(6)间隔1000mm~2000mm绑扎一组圈梁箍筋(6),每组圈梁箍筋(6)为两个,两个圈梁箍筋(6)的间距为2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叠合层横向钢筋(3)、叠合层纵向钢筋(4)、竖向弯筋预留筋(13)均为φ6的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圈梁箍筋(6)、叠合层箍筋(11)均为φ8的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拉钢筋(10)为φ12的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加叠合层(1)、新加圈梁(2)、新加构造柱(14)整体浇注,并预留出新加构造柱(14)上部裸露的锚筋延长部分(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筋孔(9)直径为25mm,深度为150mm~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屋面加层采用新加叠合层及新加构造柱构造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筋下料。
步骤二:新加叠合层(1)、新加圈梁(2)、新加构造柱(14)施工前先清除屋面板的酥碱、油污或饰面层。
步骤三:分别对屋面的原构造柱(8)柱头进行植筋孔(9)钻孔,并进行锚筋(7)的化学植筋,吹净粉灰,灌入结构胶,植入锚筋(7),并预留出锚筋延长部分(15),静置至胶完全固化。
步骤四:进行屋面叠合层横向钢筋(3)、叠合层纵向钢筋(4)、圈梁钢筋(5)、圈梁箍筋(6)、斜拉钢筋(10)、叠合层箍筋(11)和竖向弯筋预留筋(13)等的绑扎。
步骤五:新加叠合层(1)、新加圈梁(2)、新加构造柱(14)浇筑前对钢筋布置、化学植筋、钢筋绑扎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屋面混凝土的整体浇筑施工。
步骤六:做好屋面向外泛水,底面做滴水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筑福(北京)城市更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筑福(北京)城市更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82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