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3752.6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杨娜茵;鞠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梯 休息 平台 采用 组合 型钢 加固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型钢梁(1)、工字钢梁(2)、锚栓(3)、缀板(4)、原纵墙(6)、原墙体(7);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由槽钢和缀板(4)组成,设置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部和原墙体(7)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的上面;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与上部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皮之间粘结用A类改性环氧树脂胶;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的上翼缘(8)和下翼缘(9)预留φ12的锚栓(3)安装孔;所述的原墙体(7)分布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两侧,用于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荷载;所述的原墙体(7)剔除一定的上部空间后采用C30微膨胀混凝土找平;所述的原纵墙(6)是结构承重墙,承担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部分荷载;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的端部与工字钢梁(2)之间采用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尺寸为100mm×48mm×5.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型钢梁(1)中的缀板(4)尺寸为60mm×10mm,厚度为6mm,缀板(4)之间间距为400mm,且预留φ12锚栓(3)安装孔,缀板(4)预留安装孔的位置与组合型钢梁(1)中的槽钢上翼缘(8)、下翼缘(9)安装孔的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钢梁(2)尺寸为100mm×68mm×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栓(3)直径为φ10,锚栓(3)之间的安装间距为400mm,锚入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的深度为80mm~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预留的锚栓(3)安装孔的钻孔直径为14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采用组合型钢梁加固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制作组合型钢梁(1)和工字钢梁(2)。
步骤二:对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进行卸载。
步骤三:根据设计图纸,在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部划线,钻孔,并剔除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部两侧的原墙体(7)部分高度,将原墙体(7)预留合适的安装空间,并将原墙体(7)剔除部分的表面进行找平修复,在适当的位置钻孔,预留锚栓(3)的安装孔。
步骤四:将组合型钢梁(1)在原墙体(7)两侧紧贴楼梯层间休息平台板(5)下皮对称设置。
步骤五:安装锚栓(3),固定组合型钢梁(1)。
步骤六:在组合型钢梁(1)端部焊接工字钢梁(2),且工字钢梁(2)两端固定在原墙体(7)两侧。
步骤七:用防锈砂浆填缝并抹平墙面,恢复墙面平整。
步骤八:对外露的工字钢梁(2)进行防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375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