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2075.6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7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郑河荣;张军;潘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32;H04L9/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特征 数据 安全 访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应用于身份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认证系统包括生物特征库、算法运行中心、身份认证机构和认证机构属性授权中心,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采集设备在采集到受采人的生物特征数据后,将生物特征数据和受采人选择的控制访问策略上传到生物特征库中;
生物特征库调用算法运行中心中的初始化算法生成公共参数和系统主密钥;
生物特征库调用算法运行中心的随机密钥生成函数生成第一密钥,采用第一加密算法对收到的生物特征数据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密文,调用算法运行中心的第二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密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密钥;
生物特征库调用算法运行中心中的属性基加密算法对第一密文、第二密钥、公共参数进行加密,生成第二密文;
身份认证机构调用算法运行中心中的初始化算法生成公共参数和系统主密钥,将自己的属性信息、标识信息、公共参数和系统主密钥一起发送到认证机构属性授权中心请求解密的密钥;
认证机构属性授权中心判断身份认证机构的属性信息是否满足所要访问的生物特征对应的控制访问策略,如果满足则调用算法运行中心属性基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密钥生成算法生成解密密钥返回给身份认证机构;
身份认证机构从生物特征库获取第二密文,调用算法运行中心中属性基加密算法对应的解密算法进行解密,得到第一密文;
身份认证机构采用第二加密算法的公钥对从生物特征库获得的第二密钥进行解密得到第一密钥,然后对第一密文进行解密,得到生物特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算法为对称加密算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还包括:
将第二密文和第二密钥整合进行序列化保存;
所述身份认证机构从生物特征库获取第二密文,包括:
身份认证机构从生物特征库获取序列化后的密文,通过反序列化操作获得第二密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密算法为RSA加密算法,所述RSA加密算法在产生两个指定位数的大素数时,包括:
输入期望生成的大素数的位数;
根据输入的位数调用随机数生成算法生成两个数;
判断所生成的两个数是否是素数,如果不是则重新根据输入的位数调用随机数生成算法生成两个数,再次进行判断,如果是,则输出所生成的两个数作为指定位数的大素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认证系统还包括认证机构中央授权中心,所述生物特征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方法,还包括:
身份认证机构向认证机构中央授权中心注册,认证机构中央授权中心为身份认证机构分配标识信息和属性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207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