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编程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971.0 | 申请日: | 2022-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90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魏成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9/00 | 分类号: | H04Q9/00;H04L67/565;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山东瑞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葛新建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可编程 技术 智能化 数据 采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慧园区设备管控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编程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状态字管理模块、状态处理定义模块、传送地址编程模块、采集方式编程模块、数据解析驱动管理模块、数据解析驱动编程模块、数据格式打包编程模块、数据采集与解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应用了可编程技术来处理多种数据采集接口对多种格式的数据进行采集的难题,具有灵活、可扩展的特点,能够适应对各种智能化设备数据的采集和解析要求,具有适应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慧园区设备管控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编程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实现通过串口对MODBUS协议的数据采集功能,但是当需要通过多种数据采集接口对多种格式的数据进行采集时,无法通过一种设备实现多种格式的数据采集功能,导致数据采集设备的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的数据采集设备的适应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和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可编程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包括状态字管理模块、状态处理定义模块、传送地址编程模块、采集方式编程模块、数据解析驱动管理模块、数据解析驱动编程模块、数据格式打包编程模块、数据采集与解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
所述状态字管理模块定义系统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遇到的设备的多种状态,并能够向状态处理定义模块发送设备状态信息;所述设备包括采集设备和接收采集设备传送的数据的服务器;
所述状态处理定义模块接收状态字管理模块发送的设备状态信息,并针对每一种设备的状态定义相应的操作;
所述传送地址编程模块为对接收采集设备传送数据的服务器地址和端口进行编程;
所述采集方式编程模块为对采集设备的采集的方式进行编程;
所述数据解析驱动编程模块包括对利用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的指令编程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解析的指令编程;
所述数据打包格式编程模块为对数据打包格式进行编程;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配置为存储解析前和解析后的数据;
所述数据解析驱动管理模块中包括多个不同的数据解析驱动;每个所述数据解析驱动包括传送地址、采集方式、数据采集指令、数据解析指令和数据打包格式;
所述数据采集与解析模块从数据解析驱动管理模块调用相应的数据解析驱动,向采集设备发出数据采集指令,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解析、对解析后的数据进行打包以及向服务器发送打包后的数据。
作为优选,所述设备的多种状态包括设备离线、设备已连接、终端超时、设备无数据返回。
作为优选,所述状态处理定义模块定义的操作包括:如果设备无数据返回、设备离线或终端超时,则向相关管理人员发送消息,提醒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处理;当采集设备和服务器实现连接后,判断所述采集设备和服务器是否为首次数据传输;如果所述采集设备和服务器是首次数据传输,那么下一步新建数据解析驱动并存储到数据解析驱动管理模块,然后由数据采集与解析模块调用数据解析驱动管理模块中新建的数据解析驱动;如果所述采集设备和服务器不是首次数据传输,那么下一步由数据采集与解析模块直接调用数据解析驱动管理模块中已有的数据解析驱动。
作为优选,所述采集设备的采集的方式包括串口采集、网口采集、USB口采集和WIFI采集。
基于所述的基于可编程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系统的一种基于可编程技术的智能化数据采集方法,
步骤一 状态字管理模块启动,向状态处理定义模块发送采集设备和服务器的状态;
步骤二 状态处理定义模块启动,如果采集设备和服务器实现连接,则进行后续步骤;如果采集设备和服务器未连接,则提醒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处理,直至采集设备和服务器实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