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造用热处理淬火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770.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飞;孟凡盈;张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飞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张入文 |
地址: | 215163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热处理 淬火 辅助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锻造用热处理淬火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固定架、筒体、控制箱、推出机构、灭火机构、安装槽和辅助提升机构;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筒体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侧底端;灭火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前侧;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筒体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辅助提升机构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槽的内侧。该锻造用热处理淬火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可将淬火后的锻造材料从淬火桶自动取出,并保持移动过程中锻造材料的稳定,避免与桶壁磕碰掉入淬火桶内,进而影响锻造材料质量,并且可对淬火取出锻造进行灭火,避免表面附着的淬火油起火引发火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锻造用热处理淬火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锻造工艺是我国的传统金属工艺之一,工匠们把金、银、铜等金属材料剪裁成圆板,利用金属的延展性经过锻打,最终将它们锻造成器皿。金属锻造工艺发展到唐代,无论从器物的形制,还是工艺的精细和器物的华丽装饰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传承下来的金属锻造工艺在汉族民间已很少见,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的白族和西藏的藏族却一直兴盛着,并形成民族特有的传统手工艺,主要金属锻造工艺的工具主要有:手锤、铁砧、熔炉、风箱、手钳、各种錾子、虎钳、喷枪、焊枪、坩埚等,此外,还有各种用途的浇铸铜模、多功能锉刀、大小铁皮剪、长柄丝状刷等,手工锻造方法虽然很落后,但由于它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简单,工作场地灵活机动,所以作为机器锻造的一种辅助操作,或在某些单件进行小批修理性生产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刚性、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现有技术领域内,工作人员使用夹钳夹持锻造材料伸入淬火桶内进行淬火,导致锻造材料容易因夹持不稳与桶壁磕碰掉入淬火桶内,进而影响锻造材料质量,并且锻造材料淬火取出后表面温度超过热处理淬火油的闪点会导致附着的淬火油起火,进而容易引发火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锻造用热处理淬火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工作人员使用夹钳夹持锻造材料伸入淬火桶内进行淬火,导致锻造材料容易因夹持不稳与桶壁磕碰掉入淬火桶内,进而影响锻造材料质量,并且锻造材料淬火取出后表面温度超过热处理淬火油的闪点会导致附着的淬火油起火,进而容易引发火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锻造用热处理淬火辅助装置,包括:
底座;
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端;
筒体,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
控制箱,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外侧;
推出机构,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侧底端;
灭火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前侧;
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筒体的左右两侧;
辅助提升机构,所述辅助提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提升机构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个安装槽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推出机构包括;安装架、第一电推杆、连接板、推杆、密封板和网孔板;安装架安装在所述筒体的后侧底端;第一电推杆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架的内侧,所述第一电推杆和控制箱电性连接;连接板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推杆的伸缩端;推杆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前侧;密封板设置在所述筒体的内腔底端开口处,所述推杆插接在密封板的内侧且推杆的顶端延伸处密封板的上表面;网孔板设置在所述网孔板的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飞,未经李永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7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