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91379.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60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星;王恒;张畅;庆佳骥;刘昀昭;曹奥程;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1/20;C02F101/14;C02F1/00;C02F1/32;C02F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徐尔东 |
地址: | 22601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净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水质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在箱体内安装初级过滤结构、细层过滤结构、紫外杀菌结构以及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
箱体的顶部开设进水口,进水口内插设进水口管道,箱体的内腔中,靠近箱体顶部的位置安装初级过滤结构,即初级过滤结构的顶部与进水口管道连通;
在初级过滤结构的下方设置细层过滤结构,即初级过滤结构的底部与细层过滤结构的顶部连通;
所述的细层过滤结构包括设置在细层过滤箱(31)内的多层过滤层,在多层过滤层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过滤腔,位于顶部的过滤腔与初级过滤箱(5)的底部连通,位于底部的过滤腔与紫外杀菌结构连通;
在细层过滤箱(31)的一侧与箱体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设置细层滤板抽出箱(8),细层滤板抽出箱(8)的侧壁与箱体壁重合,在此侧壁上开设用于置换多层过滤层的滤板开口门(9);
所述多层过滤层包括由细层过滤箱(31)顶部至底部顺次叠设的活性炭板层(10)、离子交换树脂层(11)、粗颗粒石英砂过滤层(12)、纳米银离子层(13)、粗颗粒石英砂过滤层(12)、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层(15)以及粗颗粒石英砂过滤层(12);
在细层过滤结构的下方设置紫外杀菌结构以及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其中,细层过滤结构的底部与紫外杀菌结构的顶部连通,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位于紫外杀菌结构的一侧,当紫外杀菌结构完成操作后需将杀菌后的污水排出时,紫外杀菌结构的一侧与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形成连通;
初级过滤结构中,在初级过滤箱(5)内设置两层不锈钢过滤网,即包含匹配的两个推动结构,每个推动结构包括第一推杆式直线步进电机(1)以及第一螺纹杆(2),第一推杆式直线步进电机(1)固定在位于初级过滤箱(5)一侧的箱体内壁上,第一推杆式直线步进电机(1)的输出端与第一螺纹杆(2)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螺纹杆(2)的另一端固定铜丝刷头(3),第一螺纹杆(2)的另一端由初级过滤箱(5)的一侧壁伸入直至铜丝刷头(3)与初级过滤箱(5)的另一侧壁贴合;
在初级过滤箱(5)另一侧安装滤渣箱(6),且滤渣箱(6)的一侧与初级过滤箱(5)的另一侧连通,在初级过滤箱(5)的另一侧箱壁上开设与铜丝刷头(3)位置大小匹配的出渣口,当第一推杆式直线步进电机(1)启动后,第一螺纹杆(2)推动铜丝刷头(3)将不锈钢过滤网表面的沉淀物收集通过出渣口推入滤渣箱(6)内;
滤渣箱(6)的另一侧壁与箱体壁重合,在滤渣箱(6)的另一侧壁上铰接滤渣清理开口门(7);
所述的紫外杀菌结构包括紫外杀菌筒(32),紫外杀菌筒(32)的顶部通过连通结构与细层过滤结构连通,所述的连通结构包括第一阀门(16)、磁式吸合接口(17)以及第二阀门(18),第一阀门(16)安装在细层过滤结构的底部,第二阀门(18)安装在紫外杀菌筒(32)筒盖入口处,第一阀门(16)与第二阀门(18)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磁式吸合接口(17);
紫外杀菌筒(32)的底部与红外感应式驱动电机(20)的电机轴连接,启动红外感应式驱动电机(20),电机轴旋转带动紫外杀菌筒(32)转动;
还包括第二推杆式直线步进电机(22),其安装在箱体底部内侧壁,通过第二螺纹杆(26)与红外感应式驱动电机(20)固定,红外感应式驱动电机(20)设置在箱体底面,且其底部内嵌若干小钢珠(21),第二推杆式直线步进电机(22)启动,通过第二螺纹杆(26)推动红外感应式驱动电机(20)以使紫外杀菌筒(32)在箱体底面滑移;
在紫外杀菌筒(32)内布设多个紫外线灯管组(19),多个紫外线灯管组(19)在紫外杀菌筒(32)内呈放射状布设,紫外线灯管组(19)的顶端与紫外杀菌筒(32)的筒盖固定,每个紫外线灯管组(19)包括交替布设的螺旋式UV-C型紫外线灯管和螺旋式UV-D型紫外线灯管,交替布设的螺旋式UV-C型紫外线灯管和螺旋式UV-D型紫外线灯管形成射线由紫外杀菌筒(32)的筒心至筒壁分布;
紫外杀菌筒(32)远离第二推杆式直线步进电机(22)的壁侧底部安装第三阀门;
在箱体的一侧靠近底部位置开设出水口,出水口与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连通;
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相对紫外杀菌筒(32)的箱壁上开设静止箱进水口,静止箱进水口与第三阀门匹配;
在紫外杀菌筒(32)相对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的圆周外筒壁上安装红外接收器(24),在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相对紫外杀菌筒(32)的箱壁上安装红外发射器(23),红外发射器(23)与红外接收器(24)匹配;当红外发射器(23)与红外接收器(24)匹配时,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进水口与第三阀门连通;
在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内部底面上均匀分布若干倒T形ptc陶瓷加热结构(27),在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顶部安装若干电瓶(33),电瓶(33)通过连接线与倒T形ptc陶瓷加热结构(27)连通,在整个箱体的顶部布设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电瓶(33)电联;
在太阳能加热静止箱(28)的顶部开设通风口(29),通风口(29)伸出箱体侧壁,且在通风口(29)内嵌入筛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3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更新方法、系统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管件自动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