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91072.0 | 申请日: | 2022-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6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孙磊;于洪涛;石瑛;解国庆;汤金融;李佳琪;谢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06 | 分类号: | A01C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肥 机械 行进 粒肥 间隔 施加 控制 | ||
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由轮体1和轮轴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轮体(1)整体呈圆柱形,包括轮轴孔(3)、轮毂(4)、轮盒(5)、轮盒隔壁(6)、轮盒侧壁(7)、轮盒间隔(8)、定量膜(9)、通气孔(10)、充气嘴(11)和充气嘴箍(12);轮轴孔(3)是轮体(1)中央供轮轴(2)插入穿过并伸出轮体(1)两侧的圆孔;轮毂(4)是轮轴孔(3)与轮盒(5)之间的实体部分;轮盒(5)和轮盒间隔(8)在轮毂(4)外侧相互间隔排列、大小相同,各8个,定量膜(9)是轮盒(5)底部设置的一层薄膜。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属于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田作物土壤施肥主要是利用机械或人工均匀条施于垄侧,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后较易随土壤水分进行垂直迁移,而横向移动距离非常有限,因此,沿种植垄均匀施入土壤的肥料,会有一部分因不能到达作物根部,而难以被作物利用,特别对于株距较大的作物(玉米,马铃薯等),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作物根系最然具有一定的吸收面积,但为了保障植株地上部的生长,播种时需要根据植株的特性确定适宜的株距,这就导致植株根系之间会出现吸收盲区,而与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肥料相比,大颗粒肥料既可减少肥料中养分的固定,又能减缓速效肥料养分释放速度,避免施肥点养分浓度骤变,减少养分损失或对植株的伤害,因此如果能够将肥料以粒肥的形式精准地施加到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里,则可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因此如何根据作物株距,将肥料精准地施用于作物根系可到达的区域,是降低肥料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所以先将肥料加工成大颗粒状,利用在施肥机械肥料出口处专门设置的转轮腔,转轮腔内设置有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控制轮的轮轴垂直于粒状肥料出口方向并固定在两侧壁上,从而保证轮体能够绕轮轴转动,同时,从粒状肥料出口处流出的粒状肥料借助重力势能下冲,为轮体绕轮轴转动提供动力,在轮体最外侧设置有轮盒和轮盒间隔,轮盒和轮盒间隔在轮体的轮毂外侧相互间隔排列、大小相同,在施肥机械行进过程中,粒状肥料依次被间隔释放出来,到达土壤中指定的位置。利用定量膜可完成对施肥量的精准控制,根据设定的施肥量,向定量膜下方的轮盒内腔充气,使得定量膜被气体顶起来,调整定量膜上方的轮盒内腔容积达到目的施肥量的体积,从而实现间隔精准施肥的目的,发明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精准间隔施加肥料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该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利用在施肥机械肥料出口处专门设置转轮腔,转轮腔内设置有施肥机械行进中粒肥间隔施加控制轮,控制轮的轮轴垂直于粒状肥料出口方向并固定在两侧壁上,从而保证轮体能够绕轮轴转动,同时,从粒状肥料出口处流出的粒状肥料借助重力势能下冲,为轮体绕轮轴转动提供动力,在轮体最外侧设置有轮盒和轮盒间隔,轮盒和轮盒间隔在轮体的轮毂外侧相互间隔排列、大小相同,在施肥机械行进过程中,粒状肥料依次被间隔释放出来,到达土壤中指定的位置,利用定量膜可完成对施肥量的精准控制,根据设定的施肥量,向定量膜下方的轮盒内腔充气,使定量膜被气体顶起来,调整定量膜上方的轮盒内腔容积达到目的施肥量的体积,从而实现间隔精准地施加肥料的目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91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