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生物基复合纤维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6523.1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4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伯林;金剑;姜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2 | 分类号: | D01F8/12;D01D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卢雪梅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生物 复合 纤维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生物基复合纤维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复合纤维包括芯层和包覆在芯层外的皮层,所述芯层的材料为尼龙56,所述皮层的材料为尼龙66,所述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中,所述芯层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皮层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20~80)∶(20~80)。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制备尼龙66切片和尼龙56切片;将尼龙66切片和尼龙56切片进行熔融挤出复合纺丝,使尼龙56形成芯层,尼龙66形成皮层,得到低成本生物基复合纤维。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尼龙66纤维相当,且柔软性更好,生产成本低,能够满足一些低成本尼龙66纤维应用场合,如汽车安全气囊,尼龙工业丝等领域;还属于生物基复合纤维,符合当今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潮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纤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低成本生物基复合纤维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尼龙66又称锦纶66、聚酰胺-66、聚已二酰己二胺,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制得。尼龙66具有强度高、刚性好、抗冲击、耐油及耐化学品、耐磨和自润滑等优点,尤其是硬度、刚性、耐热性和蠕变性能更佳,因此综合性能好,而且原料易得,可用作工程塑料,机械附件如齿轮、润滑轴承,代替有色金属材料做机器外壳、汽车发动机叶片等,也可用于制合成纤维。因此尼龙66广泛应用于工业、服装、装饰、工程塑料等领域。
生产聚酰胺的起始原料主要来自石油,少量来自煤和植物原料。尼龙66又称聚己二酰己二胺,它的单体己二酸、己二胺和聚酰胺6的单体己内酰胺均主要来自苯加氢制得的环己烷,少部分来自苯酚。作为聚酰胺纤维,尼龙66的来源主要依靠石油,但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不仅面临资源枯竭的隐患,在应用过程中还会同时触发众多环境问题。另外,由于尼龙66的价格较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制备出更低成本、更环保,且具有尼龙66制备的纤维的特性的复合纤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成本生物基复合纤维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的复合纤维的力学性能与尼龙66纤维相当,且柔软性更好,生产成本低,能够满足一些低成本尼龙66纤维应用场合,如汽车安全气囊,尼龙工业丝等领域;还属于生物基复合纤维,符合当今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潮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生物基复合纤维,复合纤维包括芯层和包覆在芯层外的皮层,所述芯层的材料为尼龙56,所述皮层的材料为尼龙66。
尼龙56是生物基化学纤维材料,从天然生物中提取而来,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环保材料。与尼龙66相比,尼龙56的价格较低,且与尼龙66同属于尼龙系列,相容性较好。
本发明的复合纤维为皮芯型结构,以生物基聚酰胺56(尼龙56)作为复合纤维的芯层,聚酰胺66(尼龙66)作为复合纤维的皮层。尼龙66作为皮层,使复合纤维能够外在表现尼龙66纤维的耐磨、强度高、抗冲击、刚性好等特性;生物基尼龙56作为芯层,还可以增加复合纤维整体的柔软性,使复合纤维的初始模量更低,手感更好。
与成本价格较高、来源自石油的尼龙66纤维相比,尼龙56的价格较低,且为生物基尼龙;本发明的复合纤维不但可以保留尼龙66纤维的性能,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如此,一方面,复合纤维的生产成本降低,能够满足一些低成本尼龙66纤维应用场合,如汽车安全气囊,尼龙工业丝等领域;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了生物基尼龙56,复合纤维还属于生物基复合纤维,符合当今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潮流。
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合纤维的横截面中,所述芯层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皮层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20~80)∶(20~80);
优选的,芯层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皮层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30~60)∶(40~70);
优选的,芯层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皮层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50~60)∶(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6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