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硫菌唑和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210286274.6 申请日: 2022-03-23
公开(公告)号: CN114586777B 公开(公告)日: 2022-11-04
发明(设计)人: 秦宇;丁秀丽;顾晓利;杜国涛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25/14 分类号: A01N25/14;A01N25/26;A01N43/653;A01N37/34;A01P3/00
代理公司: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代理人: 王玉姣;胡锋锋
地址: 210037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丙硫菌唑 百菌清复配 水分 散粒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硫菌唑和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制剂领域。一种丙硫菌唑和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包括:百菌清原药、核壳结构丙硫菌唑、分散剂、润湿剂、柠檬酸和填料,所述核壳结构丙硫菌唑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活性链转移剂大单体在搅拌下加入至丙硫菌唑悬浮体,加入引发剂,升温后滴加交联剂,使活性链转移剂大单体和交联剂形成的聚合物均匀沉积于丙硫菌唑颗粒表面。活性链转移剂大单体通过交联剂交联形成网络结构聚合物包裹在丙硫菌唑颗粒表面,有效避免丙硫菌唑分解(分解率≤5%),使得丙硫菌唑与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商品化成为可能。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CN202111211384.8的优先权,并通过参考以全文引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丙硫菌唑和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丙硫菌唑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油菜、花生、水稻和豆类作物等众多病害。几乎对所有麦类病害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小麦和大麦的白粉病、纹枯病、枯萎病、叶斑病、锈病、菌核病、网斑病、云纹病等。还能防治油莱和花生的土传病害,如菌核病,以及主要叶面病害,如灰霉病、黑斑病、褐斑病、黑胫病、菌核病和锈病等。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真菌中甾醇的前体——羊毛甾醇或24-亚甲基二氢芈毛醉l4位上的脱甲基化作用,即脱甲基化抑制剂(DMIs)。丙硫菌唑不仅具有很好的内吸活性,优异的保护、治疗和铲除活性,且持效期长。通过大量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对作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防病治病效果好,而且增产明显,同三唑类杀茵剂相比,丙硫菌唑具有更广谱的杀菌活性。但是单剂使用量和成本较高,长期使用会使植物产生抗性,对特殊作物与不同病害的防治效果亦有限。

百菌清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可用于小麦、水稻、蔬菜、果树、花生、茶叶等作物,可防治麦类赤霉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叶霉病、斑枯病,瓜类霜霉病、炭疽病等,还可用于桃褐腐病、疮痂病,茶炭疽病、茶饼病、网饼病,花生叶斑病,橡胶溃疡病,甘蓝霜霉病、黑斑病,葡萄炭疽病,茄子灰霉病,橘子疮痂病。百菌清能与真菌细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相结合,从而破坏该酶活性,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失去生命力。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喷到植物体上之后,能在体表上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被雨水冲刷掉,因此药效期较长。

丙硫菌唑和百菌清复配的水分散粒剂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10433272.1的现有技术公开了1~15%丙硫菌唑与3~75%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或水悬浮剂,文中实施例中采用传统的原药和助剂、辅料混合后,气流粉碎、捏合、造粒和烘干等工艺制备水分散粒剂,或简单砂磨制备水悬浮剂。实践中常温条件下,30天内丙硫菌唑原药分解率达95%以上。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1307796.7的现有技术公开了噻唑啉微囊水分散粒剂制备方法,文中实施例揭示了噻唑啉乳化形成乳液颗粒,低分子量液态脲醛树脂等在甲醛作用下不断在乳液颗粒表面交联沉积形成核壳结构,在经喷雾干燥制备微囊水分散粒剂。然而,低分子量液态脲醛树脂等在甲醛作用下可在噻唑啉原药表面包裹,甲醛为恶臭易挥发有害,且树脂易自聚失效,从而使得包裹不完全。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丙硫菌唑与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制剂中丙硫菌唑原药分解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丙硫菌唑和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丙硫菌唑颗粒表面沉积一层高分子聚合物制备为核壳结构,该高分子聚合物采用大分子链转移剂大单体与交联剂制备,有效降低丙硫菌唑和百菌清复配水分散粒剂中丙硫菌唑的分解率。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62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