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结构调整柱网间距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82331.3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周观根;邵佳明;何鹏程;陈国东;覃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4 | 分类号: | E04G21/14;E04B1/342;E04C3/04;E04C3/32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调整 间距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调整柱网间距的施工方法,所属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如下操作步骤:第一步:在浇筑混凝土底板前预埋锚栓。第二步:接着进行混凝土底板的浇筑过程。第三步:进行钢骨支撑组件的吊装及矫正作业。第四步:钢骨支撑组件吊装完成后,再将钢骨梁进行吊装,钢骨梁两侧与钢骨支撑组件间采用连接板将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完成钢骨梁与钢骨支撑组件间的焊接固定。第五步:钢骨梁上层测量并确定箱型柱的支撑位置,在钢骨梁上做好标识并完成箱型柱的吊装,在吊装箱型柱时需要进行矫正并完成焊接固定。具有结构施工简单便捷、安全稳定性好、不受柱网间距影响和结构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解决了上层柱子移动到任何位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调整柱网间距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建筑的功能需求已从满足简单、基本的功能要求提升为大跨度、大空间。面对大跨度、大空间的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建筑物,当原始的柱网间距会影响建筑的美观、功能的使用等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种安全、经济,简单方便的解决方法是应对目前装配式钢结构重要研究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结构复杂、受场地影响大和结构空间利用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钢结构调整柱网间距的施工方法,其具有结构施工简单便捷、安全稳定性好、不受柱网间距影响和结构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解决了上层柱子移动到任何位置的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钢结构调整柱网间距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根据两钢骨支撑组件的间距在浇筑混凝土底板前预埋锚栓。
第二步:接着将锚栓中下部进行混凝土底板的浇筑过程。
第三步:混凝土底板养护完成后进行钢骨支撑组件的吊装及矫正作业。
第四步:钢骨支撑组件吊装完成后,再将钢骨梁进行吊装,钢骨梁两侧与钢骨支撑组件间采用连接板将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并且完成钢骨梁与钢骨支撑组件间的焊接固定。
第五步:钢骨梁上层测量并确定箱型柱的支撑位置,在钢骨梁上做好标识并完成箱型柱的吊装,在吊装箱型柱时需要进行矫正并完成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在锚栓四分之三高度下方先浇筑混凝土地基面,使得完成基础面标高作业,接着再在锚栓上套接下垫片,下垫片下端采用调平螺母对下垫片的高度进行调节支撑,在以下垫片上端面为柱底板底标高进行混凝土底板浇筑。
作为优选,钢骨支撑组件的钢骨柱通过柱底板与锚栓套接,柱底板下端与下垫片焊接固定,柱底板上端采用上垫片与柱底板焊接固定,上垫片上端通过防松双螺母与锚栓相螺纹式套接固定。
作为优选,钢骨支撑组件由钢骨柱和钢骨柱上端焊接与钢骨梁连接固定的柱梁连接架组成。
作为优选,钢骨柱采用工字钢,工字钢与混凝土底板上的锚栓间焊接由柱底板,工字钢下部两侧与柱底板上端面间焊接固定加强筋进行加固。
作为优选,柱梁连接架侧边且在工字钢内侧采用若干加强板对柱梁连接架与钢骨柱的连接结构进行加强。
作为优选,在钢骨柱与柱梁连接架吊装焊接时,柱梁连接架下端采用辅助撑管进行支撑,当完成钢骨梁与钢骨支撑组件的连接固定后,再拆除辅助撑管。
作为优选,箱型柱底部位置需要在钢骨梁的两侧内部焊接若干扩宽加强支撑板。
本发明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调整柱网间距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施工简单便捷、安全稳定性好、不受柱网间距影响和结构空间利用率高的特点。解决了上层柱子移动到任何位置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23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