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备指令请求方法、设备指令执行系统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81693.0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0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唐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通和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12/06;H04W12/69;H04W60/00;H04W76/11;H04L9/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海智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9 | 代理人: | 刘军锋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指令 请求 方法 执行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设备指令请求方法、设备指令执行系统及电子设备,设备指令请求方法包括:服务器根据设备信息对蓝牙设备进行注册;获取并校验设备操作人员账户与密码,生成授权Token;接收蓝牙连接信息获取请求;通过蓝牙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中的唯一标识码获取对应的可操作指令集以及设备信息;接收指令申请请求;根据唯一标识码找到蓝牙设备的IoT配置信息,并生成唯一指令标识与指令时间戳;通过异步线程将设备指令信息向IoT平台以及将设备指令信息向移动终端发送。本发明大大增加了设备指令信息的到达率,杜绝了现有技术中因通讯链路不稳定而影响对设备控制的问题出现,使得移动终端对设备的控制更加即时和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指令请求方法、设备指令执行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互联网发展下,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使得我们的生活以及许多习惯产生巨大的变化,IT技术带动的不仅仅是整个消费互联网的进步,在工业领域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移动办公、智能操控成为触手可及的事情,随着5G技术的发展,更加稳定和快速的数据传输通达使得“距离”已不再是阻碍发展的难点,在未来我们可能依靠一台手机便可以对整个工厂进行监控运维。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对于手机端控制设备的方式,现有技术中存在两种,一种是通过服务端,由服务器通过物联网IoT平台,发送指令到设备;另外一种是通过蓝牙通道,手机端把指令传达到设备。一般情况下,通过IoT平台发送指令,只有在设备的网络信号不好的时候,才尝试通过蓝牙连接发送指令,作为一种补充方案,为了增强指令下发的成功率。但是,当发生设备处于IoT平台离线的状态时,手机端仍然需要通过服务器端获取到设备的状态,当状态为离线情况,再去请求服务端授权,连接蓝牙设备。这个流程链路比较长,对于用户响应会比较慢,影响用户体验。如果设备处于弱网状态,而IoT平台为尚未完全离线的状态,IoT平台仍然会尝试发送指令给设备,但这个时候有可能发生指令无法到达设备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手机端认为设备仍然在线状态,没有触发蓝牙通道,需要等待设备获取到指令,这就使得用户需要等待一段不确定时间。
所以,设计一种可靠的指令请求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指令请求方法、设备指令执行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指令请求方法,方法包括:
服务器获取蓝牙设备的设备信息,根据设备信息对蓝牙设备进行注册;
通过预设的登录接口获取并校验移动终端发送的设备操作人员账户与密码,若校验通过,则生成授权Token并向移动终端下发;
接收蓝牙连接信息获取请求;蓝牙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为移动终端通过获取的需操作蓝牙设备的唯一标识码以及授权Token生成;
校验蓝牙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中的授权Token的有效性,若有效,则通过蓝牙连接信息获取请求中的唯一标识码获取对应的可操作指令集以及设备信息,并向移动终端下发;
接收指令申请请求;指令申请请求为移动终端根据可操作指令集以及唯一标识码、授权Token生成;指令申请请求包含需执行指令以及指令参数;
对指令申请请求中的授权Token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若有效,则根据唯一标识码找到蓝牙设备的IoT配置信息,并生成唯一指令标识与指令时间戳;
通过异步线程将设备指令信息向IoT平台以及将设备指令信息向移动终端发送;设备指令信息包括唯一标识码、唯一指令标识、指令时间戳、需执行指令以及指令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通和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通和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81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