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8869.7 | 申请日: | 2022-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蔡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正军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01;B65G4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元器件 外观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电子元器件表面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限位转动连接在机床上的转盘,转盘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气筒,气筒上连通有抽风管,抽风管远离气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上且贯穿转盘伸出并贯穿的一端设置有吸风台,气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通过限位块限位滑动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上固定连接有滑绳,气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座,固定套座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挡风板,转盘、抽风管、吸风台、楔形块、滑绳镜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的滑绳均伸进气筒内分别固定连接在挡风板的两端。本发明能通过风吸直接实现固定的功能,不影响扫描的过程同时还防止对元器件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是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电子器件的总称。常见的有二极管等。
目前在元器件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元器件的表面的外观进行检测,其检测的步骤往往是采用一扫描仪对待检测的元器件进行扫描,将扫描后的照片对模板照片进行电脑对比,与模板不一的即为次品,需要进行剔除。但是由于扫描时只能进行一面扫描,因此需要将元器件翻转以后再对背面进行扫描,因此有现有技术采用夹具对每个元器件进行单独夹住再进行扫描,同时进行扫描时的翻转,但是由于元器件本身体积较小而且形状不规则不便进行加持,同时还较为脆弱,夹具的加持容易导致夹伤元器件,导致直接形成外观上的次品,还容易导致元器件直接的损坏。同时夹具的加持需要与元器件直接的接触,从而容易导致扫描时有遮挡,从而影响扫描。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元器件不便夹持,同时夹持后又容易导致出现遮挡的问题现有技术缺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一种电子元器件表面检测设备,其负压设备会使气筒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吸风台产生吸力,将待检测电子元器件放到滑道内,电子元器件会滑到滑道内最下端,随后在电机的工作下带动转盘转动,转盘的转动会通过推杆推动三角块一运动来使滑竿一运动,最后通过三角块二推动滑竿二向上运动来使顶料台在滑道内向上运动,从而能将位于顶料台上的一个电子元器件向上推动使其靠近吸风台的位置,从而能被吸风台吸住,从而完成上料的过程;
步骤二:随着转盘的转动会带动吸风台同时转动,从而会带动吸住的电子元器件运动到扫描仪的位置进行扫描检测,随后通过上方的导轨条推动楔形块使挡风板向上运动,从而下方的吸风台开始进行吸力,上方的不再有吸力,从而电子元器件会从上方掉落在下方的吸风台上,随后经过第二个扫描仪进行扫描,从而完成检测过程;
步骤三:检测完成的电子元器件经过下料道的时候会被下料杆推动滑进下料道内,完成整个检测的过程。
在本案中,一种电子元器件外观检测方法采用一种电子元器件表面检测设备,该检测设备包括限位转动连接在机床上的转盘,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气筒,所述气筒上连通有抽风管,所述抽风管远离气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盘上且贯穿转盘伸出并贯穿的一端设置有吸风台,所述气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通过限位块限位滑动连接有楔形块。
在本案中,所述楔形块上固定连接有滑绳,所述气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座,所述固定套座内限位滑动连接有挡风板,所述转盘、抽风管、吸风台、楔形块、滑绳镜像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的滑绳均伸进气筒内分别固定连接在挡风板的两端,还包括能使位于镜像两侧的楔形块向着靠近转盘方向运动的推动组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吸风台之间位置能进行扫描检测的两个间隔开设置的扫描仪,还包括能驱动气筒进行转动的驱动装置,还包括能使气筒内产生负压的负压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正军,未经蔡正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88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