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向和径向协同固定的关节轴承寿命试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858.7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3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斗;李振;马国政;张执南;魏澳博;刘云帆;石佳东;韩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4 | 分类号: | G01M1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武博 |
地址: | 10007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径向 协同 固定 关节轴承 寿命 试验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和径向协同固定的关节轴承寿命试验设备,涉及轴承寿命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测试轴,测试轴一端连接驱动机构,测试轴上方设有可转动的杠杆放大装置,杠杆放大装置下方设有对测试轴另一端施加压力的加力组件;测试轴外侧安装轴向加紧组件,测试轴内部沿轴向开有贯穿的加紧孔,径向开设与加紧孔连通的配合孔,加紧孔内设置径向加紧组件,以通过配合孔对测试轴上的测试轴承径向加紧。本发明通过轴向加紧组件和径向加紧组件对测试轴承进行固定,可保证测试轴承在测试过程中的加紧,保证测试的精度;并通过杠杆放大装置配合加力组件,保证加载力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寿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向和径向协同固定的关节轴承寿命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关节轴承寿命考核试验平台对关节轴承进行模拟工况的寿命评价是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式,目前存在系列的关节轴承寿命测试仪器,如:CN 102221462A公开了一种关节轴承试验检测装置,CN 203324915U公开了一种大型恒载荷关节轴承寿命试验机,CN106769038A公开了一种组合加载运动关节轴承试验机。
由于向心关节轴承仅由内圈和外圈组成,其在试验机进行测试时的加紧方式多采用对内圈的轴向加紧,该方法在长时间的往复摆动过程中,其加紧接触表面易因往复运动而使得表面粗糙度降低,进而导致夹紧力减少,最终导致内圈与轴发生打滑现象。而工程实际中,向心关节轴承的内圈与轴采用过渡配合,因此两者较少发生打滑现象。若寿命考核评价测试采用过渡配合方式,将造成安装测试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向和径向协同固定的关节轴承寿命试验设备,通过轴向加紧组件和径向加紧组件对测试轴承进行固定,可保证测试轴承在测试过程中的加紧,保证测试的精度;并通过杠杆放大装置配合加力组件,保证加载力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向和径向协同固定的关节轴承寿命试验设备,包括测试轴,测试轴一端连接驱动机构,测试轴上方设有可转动的杠杆放大装置,杠杆放大装置下方设有对测试轴另一端施加压力的加力组件;
测试轴外侧安装轴向加紧组件,测试轴内部沿轴向开有贯穿的加紧孔,径向开设与加紧孔连通的配合孔,加紧孔内设置径向加紧组件,以通过配合孔对测试轴上的测试轴承径向加紧。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加力组件包括加力支架、安装于加力支架的加压轴承;
加力支架通过竖向传力组件与杠杆放大装置相连,加力支架两侧对称安装滑轨组件,以在杠杆放大装置转动时加力支架沿竖向移动。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竖向传力组件包括杆端球轴承、与杆端球轴承相连的加压板,加力支架安装于加压板内,且加力支架与杆端球轴承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杠杆放大装置包括放大杆,放大杆一端连接配重,另一端连接用于放置砝码的托盘;放大杆与支撑座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加紧孔为螺纹孔,径向加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加紧杆和第二加紧杆,第一加紧杆和第二加紧杆之间设有对应于配合孔的径向加紧块。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加紧杆和第二加紧杆相对应的端部分别设有倾斜的端面,径向加紧块具有与所述端面相适配的侧面;所述第二加紧杆端部从加紧孔中伸出。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配合孔成对设置,且配合孔为扇形孔;扇形孔内侧设有用于径向加紧块移动的凹槽。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轴向加紧组件包括内圈夹具和外圈夹具,所述外圈夹具通过温控管连接温控设备。
作为进一步的实现方式,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与动力源相连的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设于真空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