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850.0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98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新;蔡震宇;魏敬鹏;卢中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2 | 分类号: | H04N5/222;H04N5/232;H04N5/76;H04N5/93;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黄晓军 |
地址: | 100096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沁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观 视角 姿态 捕捉 实时 影像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标记树通过端子采集器接收光学动捕数据,传输到工作站;控制器通过无线控制端手柄向虚拟摄影机发送方位控制操作指令和摄像操作指令;工作站根据数据信号选择对应的虚拟场景,通过虚拟摄影机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摄像处理,将虚拟摄影机获取的虚拟视频数据与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结合,生成合成数据,所述图传器将合成数据解算为视频数据,视效控制器将图传器传输过来的视频数据进行显示。本发明系统从主观上解决了场地环境的限制、同时识别性和稳定性好且不外部干扰,在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实时效果预演的同时还可对预演效果进行控制。多应用于影视、动画、游戏等三维制作视效快速预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观视角姿态捕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相伴着5G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和成熟。二次元、元宇宙技术也不断呈现在大众面前,影视、动画、游戏行业的崛起与进步备受广泛的关注,伴随着行业的崛起,Previz视效预览技术同样也迅速的涌现。前期制作预览技术的出现加大了影视、动画和游戏的制作速度、节约了冗余的制作环节和成本开销。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是可完全融合目前所有的动捕技术,且可以把动捕的数据经过解码二次转换成为三维制作引擎中可以识别的数据。
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是将光学动捕技术结合引进到motionbuider三维制作引擎当中,并且可在其三维立体虚拟空间中建立一个与真实摄像机完全一样的全虚拟摄像机。我们可以通过此虚拟摄像机观看虚拟三维空间中的不同地方。同时将虚拟摄像机看到的画面实时地传递到我们的视效控制器中,可供导演、投资人、制片人等对现场表演者的动作表演内容以及走位、虚拟场景中的灯光道具等都可以通过本次新型进行展示和指导;并且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还同时具备着网络云功能,让无法到现场的人员通过移动客户端的APP实时观看到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中的实时画面。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的缺点为:在前期准备工作当中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来进行设备的调试,其次在使用网络云进行虚拟引擎三维制作软件画面传递中存在画面延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观视角姿态捕捉及实时影像系统,包括:信号标记树、控制器、图传器、视效控制器和工作站,所述信号标记树与所述工作站有线连接,所述工作站与所述信号标记树、控制器和图传器有线连接,所述图传器与所述视效控制器有线连接;
所述信号标记树,用于通过端子采集器接收光学动捕数据,将所述光学动捕数据进行编码解算后形成数据信号,将所述数据信号传输到工作站;
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无线控制端手柄对所述工作站中虚拟摄影机进行方位移动和摄像控制,向所述虚拟摄影机发送推、拉、摇和移的方位控制操作指令,发送摄像操作指令;
所述的工作站,用于根据所述信号标记树传输过来的数据信号选择对应的虚拟场景,通过虚拟摄影机根据所述控制器传输过来的方位控制操作指令和摄像操作指令在所述虚拟场景中进行摄像处理,将虚拟摄影机获取的虚拟视频数据与所述数据信号进行结合,生成合成数据,将所述合成数据传输给所述图传器;
所述图传器,用于通过视频流软解码将所述工作站传输过来的合成数据解算为视频数据,将所述视频数据传输给视效控制器;
所述视效控制器,用于将所述图传器传输过来的视频数据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