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可见光-近红外二区光共聚焦显微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816.3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4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娄凯;罗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凯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创智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8 | 代理人: | 彭随丽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环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光 红外 二区光共 聚焦 显微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路可见光‑近红外二区光共聚焦显微镜,包括:可见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可见光;可见光扫描模块,用于传输第一可见光,并以第一速度或第二速度对样品进行扫描;近红外二区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近红外二区光;近红外二区光扫描模块,用于传输第一近红外二区光,并对样品进行扫描;聚焦模块,用于将第一可见光或第一近红外二区光聚焦于样品上一点,激发样品上的荧光物质,得到第一荧光或第二荧光;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荧光;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二荧光。本发明中的激发光可以是多种不同波段的可见光以及多种不同波段的近红外二区光,可实现多种不同波段的可见光扫描以及多种不同波段的近红外二区光扫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路可见光-近红外二区光共聚焦显微镜。
背景技术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是近代最先进的细胞生物医学分析仪器之一。它是在荧光显微镜成像的基础上加装激光扫描装置,使用紫外光或可见光激光等波段激光荧光探针,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不仅可观察固定的细胞、组织切片,还可对活细胞的结构、分子、离子进行实时动态地观察和检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已用于细胞形态定位、立体结构重组、动态变化过程等研究,并提供定量荧光测定、定量图像分析等实用研究手段,结合其他相关生物技术,在形态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等分子细胞生物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现阶段的共聚焦显微镜对光致荧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可见光波段范围以及近红外一区波段(NIR I:400nm-900nm)。然而,生物组织对可见光及近红外一区波段荧光具有较强的散射与吸收,使得基于上述波段的光学显微成像技术所对应的成像深度往往在微米量级,因此无法对位于组织更深处的生物组织进行成像,且难以满足日益迫切的深层成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路可见光-近红外二区光共聚焦显微镜,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双路可见光-近红外二区光共聚焦显微镜,所述双路可见光-近红外二区光共聚焦显微镜包括:
可见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可见光;所述第一可见光为一种波段的可见光或多种不同波段的可见光合束后的可见光;
可见光扫描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第一可见光,并以第一速度或第二速度对样品进行扫描;所述第一速度高于所述第二速度;
近红外二区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一近红外二区光;所述第一近红外二区光为一种波段的近红外二区光或多种不同波段的近红外二区光合束后的近红外二区光;
近红外二区光扫描模块,用于传输所述第一近红外二区光,并对样品进行扫描;
聚焦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可见光聚焦于样品上一点,激发样品上的荧光物质,得到第一荧光;还用于将所述第一近红外二区光聚焦于样品上一点,激发样品上的荧光物质,得到第二荧光;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荧光;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二荧光。
可选地,所述可见光光源包括第一可见光光源、第二可见光光源、第一窗口片、第二窗口片、第一反射镜、第一二向色镜、第一平凸透镜和第一光纤;
所述第一可见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二可见光;所述第二可见光光源用于发出第三可见光;所述第二可见光与所述第三可见光的波段不同;
所述第一窗口片和所述第一反射镜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可见光的传播路径上;所述第一窗口片用于偏转所述第二可见光;所述第一反射镜用于反射偏转后的第二可见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凯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凯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8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