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7500.4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5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亮;高志良;唐祥顺;周连军;孔庆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50/244;H01M50/24;H01M50/251;H01M50/289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内部 电池组 进行 维护 更换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及方法,所述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包括:底座;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框体;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本发明提供的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及方法,通过将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打开后,增加了对电池组维护更换的空间,减少了空间的限制,更容易操作,同时也避免了视野收线,方便了对电池组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工作人员在合适的姿势下进行更好的维护更换,且第二圆板可以转动,使得电池组可以进行角度调节,便于工作人员不同方位下进行操作,使用起来更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能量的供应和需求通常具有较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差异,储能系统则能够将一段时间内多余的能量进行收集存储,并在能量需求高峰时将能量释放,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目前市场上的储能系统通常采用电池组进行储能,在电池组的电池之间需要电源线进行电路连接,使得整个储能系统需要考虑防水防尘等问题。
相关技术中,由于整个储能系统需要考虑防水防尘等问题,因此电池组通常安装在密闭的壳体内,当电池组发生故障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检修维护,而密闭的壳体不仅存在空间限制,而且影响工作人员的视线,给维护工作带来了困难,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及方法,解决了不便于维护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便于对内部电池组进行维护更换的储能系统包括:底座;
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框体;
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固定框内壁的两侧之间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部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调节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贯穿所述固定框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框的顶部,所述固定柱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二圆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第二圆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圆板,所述第三圆板的内部设置有两个伸缩板,两个所述伸缩板相离的一侧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的侧壁上;
充气筒,所述充气筒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充气筒上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框并延伸至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所述连接管延伸至所述固定框内部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单向阀和泄压阀,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气囊的接头之间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板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圆孔,若干个所述圆孔呈圆周式等距设置,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踩踏板,所述踩踏板的底部与所述安装框内壁的底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踩踏板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框体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之间设置有锁扣。
优选的,所述电池组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第二框体的右侧设置有插接头,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插接头电性连接,所述插接头上活动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第二框体的右侧设置有卷线结构,所述卷线结构包括衔接框,所述衔接框内壁的正面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卷线轮,所述电源线缠绕于所述卷线轮上,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与所述衔接框内壁的正面之间设置有扭簧。
优选的,所述衔接框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设置有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航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7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