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高效植物提取液除臭剂的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6798.7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毛久林;刘开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盟达谊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52;B01D53/54;B01D53/58;B01D53/72;B01D53/7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朱成浩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高效 植物 提取 除臭剂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植物提取液除臭剂的配制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植物提取液20‑40份、丁香提取物5‑9份、桉叶油4‑10份、丝兰提取物7‑18份、山茶花提取物6‑13份、银杏叶提取物5‑11份、茶多酚0.5‑1.7份、表面活性剂0.1‑2份和去离子水50‑70份;本发明制备出来的植物除臭剂中含有丁香、桉叶油、丝兰、山茶花、银杏叶、茶多酚、香芋、桉叶、桔子油、茶叶、葡萄籽、芦荟、柠檬和艾叶油等能吸收分解二氧化硫、氨气、硫化氢、苯、甲醛、有机胺等臭气分子的植物提取物,与臭气分子发生反应,将其转变为无臭物质,能够从根本上去除臭气,净化环境,而不是通过单纯的掩盖臭味来除臭,改变了现有市场产品除臭效率低的现状,突破了行业技术瓶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臭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快速高效植物提取液除臭剂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型除臭剂是指以天然植物萃取液或者天然植物提取物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除臭剂,对人体和动物是无害的、无毒的,对土壤、植物均无损害,且无燃烧性和爆炸性,不含氟利昂和臭氧,使用安全,从天然植物中分离提取的天然成分,具有抑菌、杀菌和除臭功效,对氨、硫化氢等无机物和低分子脂肪酸、胺类、醛类、酮类、醚类、卤代烃等有机物等恶臭有吸附、遮盖、良好的分解,或者与异味分子发生碰撞,进行反应,促使异味分子发生改变原有分子结构,使之失去臭味,达到去除臭味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植物除臭剂大多是从带有特殊香味的植物中提取的油或汁液,并通过加入香精和色素勾兑而成,主要通过除臭剂中散发的香味来稀释臭味,从而掩盖人们的嗅觉,达到不臭的错觉,并不能从根本上除臭;同时现有产品提取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低,不能从根本上去除臭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植物提取液除臭剂的配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高效植物提取液除臭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植物提取液20-40份、丁香提取物5-9份、桉叶油4-10份、丝兰提取物7-18份、山茶花提取物6-13份、银杏叶提取物5-11份、茶多酚0.5-1.7份、表面活性剂0.1-2份和去离子水50-70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植物提取液20份、丁香提取物5份、桉叶油4份、丝兰提取物7份、山茶花提取物6份、银杏叶提取物5份、茶多酚0.5份、表面活性剂0.1份和去离子水50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植物提取液40份、丁香提取物9份、桉叶油10份、丝兰提取物18份、山茶花提取物13份、银杏叶提取物11份、茶多酚1.7份、表面活性剂2份和去离子水70份。
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香芋10-20份、桉叶10-20份、桔子油10-20份、茶叶5-8份、葡萄籽9-15份、芦荟2-6份、柠檬10-20份和艾叶油3-8份。
优选的,所述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称取香芋、桉叶、茶叶、葡萄籽、芦荟和柠檬,并将它们混合粉碎;
(2)、然后再将桔子油和艾叶油加入步骤(1)中的混合料中,继续混合搅拌10-20min;
(3)、然后用混合粉碎后的原料16-50倍体积的40-60%乙醇浸泡22-26h,再进行过滤,将滤渣重复浸泡过滤2次,过滤后的滤液与初次浸泡过滤后的滤液混合;
(4)、最后通过蒸馏的方式回收其中的乙醇,即可得到植物提取液。
一种快速高效植物提取液除臭剂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表面活性剂溶于去离子水中,在50℃的水浴中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盟达谊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盟达谊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6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