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光学多柔性耦合轻量化隔热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5636.1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1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柯善良;张兆会;李立波;李思远;孙丽军;贾昕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柔性 耦合 量化 隔热 支撑 结构 | ||
1.一种冷光学多柔性耦合轻量化隔热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光学单元(1)、隔热支撑单元以及外部热结构单元(3);
所述冷光学单元(1)包括低温光学元件以及设置在低温光学元件外部的冷光学外结构(11);
所述隔热支撑单元由多组隔热支撑机构(2)组成,隔热支撑机构(2)包括柔性滑块(21)、柔性铰链(22)、隔热衬套(24)以及隔热垫(25);
所述隔热衬套(24)包括隔热平台(242)以及与隔热平台(242)下端面固连的隔热套筒(241);
所述外部热结构单元(3)包括热结构主体(31)以及设置在热结构主体(31)上并与多组隔热支撑机构(2)对应连接的多个热结构连接部(32);
所述冷光学外结构(11)与多组隔热支撑机构(2)的连接处开设有多个套孔,用于套装在相应的隔热套筒(241)上;
所述柔性铰链(22)的冷端、隔热衬套(24)、套装在隔热套筒(241)上的冷光学外结构(11)、隔热垫(25)以及柔性滑块(21)的冷端由上至下依次固连;
所述柔性铰链(22)的热端、柔性滑块(21)的热端以及热结构连接部(32)由上至下依次固连;
所述柔性滑块(21)包括第一柔性片(213)、水平固连在第一柔性片(213)两端的第一热端安装平台(211)和第一冷端安装平台(216);
所述柔性铰链(22)包括第二刚性体(225)、水平固连在第二刚性体(225)一端的第二冷端安装平台(227)、竖直固连在第二刚性体(225)另一端的第一刚性体(223),以及依次固连在第一刚性体(223)下端的第二柔性片(222)和第二热端安装平台(221);
所述第二冷端安装平台(227)、隔热衬套(24)、套装在隔热套筒(241)上的冷光学外结构(11)、隔热垫(25)以及第一冷端安装平台(216)由上至下依次固连;
所述第二热端安装平台(221)、第一热端安装平台(211)以及热结构连接部(32)由上至下依次固连;
所述第二刚性体(225)设置为工艺圆环结构,并分别通过第一冷端柔性连接件(224)和第二冷端柔性连接件(226)分别与第一刚性体(223)和第二冷端安装平台(227)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光学多柔性耦合轻量化隔热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支撑机构(2)还包括第一连接螺钉(23)以及第二连接螺钉(26);
所述隔热衬套(24)还包括贯穿隔热平台(242)和隔热套筒(241)开设的连接通孔(243);
所述热结构连接部(32)上开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一热端安装平台(211)、第二热端安装平台(221)、第一冷端安装平台(216)以及第二冷端安装平台(227)上分别开设有第一热端安装孔(212)、第二热端安装孔(229)、第一冷端安装孔(215)以及第二冷端安装孔(228);
所述第一连接螺钉(23)通过第二冷端安装孔(228)、连接通孔(243)、隔热垫(25)上的通孔以及第一冷端安装孔(215)将第二冷端安装平台(227)、隔热衬套(24)、套装在隔热套筒(241)上的冷光学外结构(11)、隔热垫(25)以及第一冷端安装平台(216)由上至下依次固连;
所述第二连接螺钉(26)通过第二热端安装孔(229)、第一热端安装孔(212)以及热结构连接部(32)上开设的螺纹孔将第二热端安装平台(221)、第一热端安装平台(211)以及热结构连接部(32)由上至下依次固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光学多柔性耦合轻量化隔热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片(21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柔性槽(214),且上端面和下端面的柔性槽(214)交错开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光学多柔性耦合轻量化隔热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体(223)设置为门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冷光学多柔性耦合轻量化隔热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隔热支撑机构(2)安装在同一水平面上,其轴心与多个热结构连接部(32)连接平面的中心以及冷光学单元(1)的质心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6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多测井数据的地震振幅质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隔温玻璃门框软硬共挤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