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75298.1 | 申请日: | 2022-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4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肖贵坚;卓晓琴;黄云;李少川;陈本强;赵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1/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缙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0237 | 代理人: | 王翔 |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超声 振动 辅助 磨削 装置 | ||
1.一种三维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的所述二维超声装置(1)、竖向运动装置(3)、竖向超声振动砂带磨头(4)、床身(5)和水平运动装置(6);
所述床身(5)包括相互连接的水平板和竖直板,竖向运动装置(3)固定在竖直板上,竖向超声振动砂带磨头(4)与竖向运动装置(3)连接,竖向运动装置(3)的移动方向与Z轴平行;
所述水平运动装置(6)安装在水平板上,水平运动装置(6)为XY移动平台,二维超声装置(1)安装在水平运动装置(6)上,竖向超声振动砂带磨头(4)位于二维超声装置(1)上方;
所述二维超声装置(1)包括两套超声振动系统Ⅰ(101)、工作平台(102)和支撑板(104),水平的支撑板(104)固定在水平运动装置(6)上,工作平台(102)安装到支撑板(104)上;
所述超声振动系统Ⅰ(101)包括超声波发生器Ⅰ(1011)、换能器Ⅰ(1012)、变幅杆Ⅰ(1013)、轴承座Ⅰ(1014)和支撑架(1015);
所述支撑架(1015)固定在支撑板(104)上,轴线重合的两个轴承座Ⅰ(1014)间隔布置在支撑架(1015)上,超声波发生器Ⅰ(1011)与换能器Ⅰ(1012)连接,换能器Ⅰ(1012)穿过一个轴承座Ⅰ(1014)并与变幅杆Ⅰ(1013)相连,变幅杆Ⅰ(1013)穿过另一个轴承座Ⅰ(1014)并与工作平台(102)相连;
所述竖向超声振动砂带磨头(4)包括接触轮(401)、超声振动系统Ⅱ(402)、伺服电机(403)、驱动轮(404)、张紧轮(405)、加速轮(407)、导向轮(408)、砂带(409)和转接板(410);
所述转接板(410)的板面与床身(5)的竖直板平行,转接板(410)固定在竖向运动装置(3)上,伺服电机(403)安装在转接板(410)面向竖直板的板面上;
所述超声振动系统Ⅱ(402)、驱动轮(404)、导向轮(408)、张紧杆和加速轮安装板均安装在转接板(410)背离竖直板的板面上,驱动轮(404)和导向轮(408)靠近转接板(410)的上边缘,加速轮安装板靠近转接板(410)的下边缘,伺服电机(403)的输出轴穿过转接板(410)并与驱动轮(404)连接;
所述张紧轮(405)连接在张紧杆上,相互间隔的两个加速轮(407)安装在加速轮安装板上,两个加速轮(407)的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超声振动系统Ⅱ(402)包括超声波发生器Ⅱ、换能器Ⅱ(4022)和变幅杆Ⅱ(4023),换能器Ⅱ(4022)固定在转接板(410)上,超声波发生器Ⅱ与换能器Ⅱ(4022)连接,换能器Ⅱ(4022)的下端与变幅杆Ⅱ(4023)连接;
所述变幅杆Ⅱ(4023)的下端穿过两个加速轮(407)间的间隙,接触轮(401)活动连接在变幅杆Ⅱ(4023)的下端;
所述砂带(409)依次与接触轮(401)、驱动轮(404)、导向轮(408)和张紧轮(405)接触连接,并形成封闭循环,砂带(409)的外侧与两个加速轮(407)抵紧;
工作时,将工件(2)安装在所述工作平台(102)上,通过竖向运动装置(3)和水平运动装置(6)调整接触轮(401)与工件(2)的相对位置,采用两套超声振动系统Ⅰ(101)、超声振动系统Ⅱ(402)以及砂带(409)对工件(2)进行三维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02)通过若干垫脚(103)安装到支撑板(10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维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02)的主体为等边八边形的棱柱,主体的上表面中央处设置有供工件(2)安装的固定台,两套超声振动系统Ⅰ(101)的变幅杆Ⅰ(1013)分别固定在主体的两个侧壁上,两根变幅杆Ⅰ(1013)的夹角根据加工要求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29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