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粘性土壤修复的高效异位热脱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75255.3 | 申请日: | 2022-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栋;黄沈发;杨洁;郭琳;李青青;司马菁珂;叶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B02C17/10;B02C1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汪家瀚 |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污染 粘性 土壤 修复 高效 异位热脱附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粘性土壤修复的高效异位热脱附装置,包括加热炉、辅助钢球和滚筒热脱附炉体。该用于有机污染粘性土壤修复的高效异位热脱附装置,使用时,加热炉对辅助钢球进行加热,与污染土壤按照一定的球土质量比混合后传送至滚筒热脱附炉体的进料口,辅助钢球具有协同加热和研磨的作用;滚筒炉体壁焊接推进式螺旋与内加热管连接为一体,在推进式螺旋的作用下,混合物料在滚筒热脱附炉体中传送至混合物出料口;滚筒热脱附炉体对混合物料进行内外复合加热,加热炉产生的高温热烟气利用引风机通入滚筒热脱附炉体的内加热管中进行内加热,燃烧室内配置的燃烧器点燃后直接对滚筒热脱附炉体进行外加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粘性土壤修复的高效异位热脱附装置。
背景技术
为满足城市建设用地需要,我国已逐步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和“产业转移”等政策,许多大中城市正面临重污染工业企业的关闭和搬迁,由此出现大量工业遗留和遗弃场地。这些场地因生产历史悠久、工艺设备相对落后,加之生产过程中管理粗放、环保措施缺乏或不完善等情况,造成了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多环芳烃、石油烃、苯系物、氯代烃等挥发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是污染场地中常见的高风险污染物,极易产生诸多的环境风险与危害。有机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要内容。
针对高风险的有机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是一种高效的土壤修复技术手段。异位热脱附技术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热解交换,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加热到足够温度,以使有机污染物从污染介质上得以挥发或分离,进入气液处理系统的过程。但是,现有污染土壤异位热脱附修复存在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粘性土壤修复的高效异位热脱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有机污染粘性土壤修复的高效异位热脱附装置,包括加热炉、辅助钢球、进料传送通道、引风机、滚筒热脱附炉体、内加热管、推进式螺旋、燃烧器、尾气处理模块、筛分装置和钢球回收通道,所述辅助钢球设在加热炉内,进料传送通道设在滚筒热脱附炉体与加热炉之间,进料传送通道上设有污染土壤进料口,内加热管贯穿设置在滚筒热脱附炉体的内侧,推进式螺旋设在内加热管与滚筒热脱附炉体的内壁之间,滚筒热脱附炉体上设有燃烧室,燃烧器设在燃烧室内,滚筒热脱附炉体的尾端设有脱附尾气出气口和混合物出料口,尾气处理模块设在脱附尾气出气口的外侧且与脱附尾气出气口连接,筛分装置设在混合物出料口的外侧且与混合物出料口连接,钢球回收通道设在筛分装置与加热炉之间,引风机设在内加热管的一端外侧且其出风口与内加热管连通,引风机的进风口与加热炉的烟气出口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钢球、引风机和燃烧器共同组成加热模块,加热模块用于对土壤异位热脱附系统提供热源,燃烧器可以通过天然气或者燃油点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传送通道、推进式螺旋和钢球回收通道共同构成物料传送模块。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热炉用于对辅助钢球进行加热,并供给引风机热烟气,引风机用于将热烟气供给给内加热管,加热炉可以通过电能、天然气或者燃油供能。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传送通道用于传送污染土壤和加热后的辅助钢球至滚筒热脱附炉体进料口,钢球回收通道用于回收筛分装置筛分出槽辅助钢球并输送到加热炉。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分装置用于分离滚筒热脱附炉体从混合物出料口排出的处理后的土壤和辅助钢球,筛分装置为高频振动筛且高频振动筛的筛孔粒径小于辅助钢球。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滚筒热脱附炉体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进料传送通道对应,尾气处理模块包括脱附尾气处理单元、冷凝液处理单元,尾气处理模块用于对滚筒热脱附炉体产生的脱附尾气进行冷凝,同时净化后达标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5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轴激光雷达
- 下一篇:一种三维超声振动辅助砂带磨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