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抗折裂卷帘面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4913.7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45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奚香南;朱鑫丽;许生军;朱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陈明辉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抗折裂 卷帘 面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抗折裂卷帘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打底层、中间涂黑层和面层三层结构;所述的面层,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乳液(5‑20℃Tg):30‑70份、丙烯酸酯齐聚物乳液:5‑15份、聚氨酯分散体乳液(模量5‑10):5‑15份、钛白粉:5‑35份、填料(高岭土)0‑15份、稳泡剂:3‑12份、交联剂:0.1‑1.5份、羟基化富勒烯0.05‑0.12份和分散剂:0.1‑0.5份。由于采用丙烯酸酯乳液、丙烯酸酯齐聚物乳液和聚氨酯分散体乳液组成的混合乳液并加入羟基化富勒烯,故本发明制备的卷帘面料具有非常好的低温抗折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帘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温抗折裂卷帘面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卷帘是窗饰产品中的一种,是将窗帘布经树脂加工,卷成滚筒状,采用拉绳或链子进行上升下降的方式,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外表美观简洁,使得窗框显得干净利落,让整个房间看上去宽敞简约。
涂层卷帘面料所用粘合剂通常为丙烯酸酯乳液,通常具有低温(-10℃)易折裂,涂层易破碎的问题。为了保证卷帘的美观实用,有必要研究一种低温抗折裂卷帘面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温抗折裂卷帘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温抗折裂卷帘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防水、防霉抗菌处理:将待制作布料正常通过穿梭机、滚筒拉至水槽,向水槽里加入防水和防霉抗菌添加剂,对面料进行浸轧处理,再经过平整度拉抻、高温焙烘、冷却定型打卷操作,完成原布料防水定型;
B、涂打底层:用纱网将打底白浆过滤,通过发泡机将水和白浆混合物按一定比例充气发泡,得到泡沫状物质,将上述A步骤所得的已定型布料通过涂层机,并设置涂层机涂刀与布面的距离即刀距;将上述已涂上浆的面料通过烘箱进行高温焙烘,再经过轧车挤压、冷却,形成一层白色的平整、柔软的浆面层,并在最前端到达打卷机时,须检测浆面的平整度和粘度;
C、涂黑层:用新的纱网将中层黑浆过滤并与水混合,经发泡机按比例充气发泡后,通过涂刀均匀的涂在上述B步骤中的第一层浆面表面,再经过高温焙烘、轧压、冷却、打卷操作;
D、涂面层:用新的纱网将色浆过滤,用涂刀将咖啡色色浆通过发泡机,以一定浆、水、气的发泡比涂在上述C步骤中的黑色浆面上,同样再经过高温焙烘、轧压、冷却、打卷操作,即可。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C、D层涂层过程中,高温焙烘过程中均有8节烘箱,温度依次设定为:70-80-110-120-130-150-130-110℃,涂层速度为:10-25m/min,排风速度设定为:300rpm。
优选的,所述的面层,由以下重量份成分的原料组成:丙烯酸酯乳液(5-20℃Tg):30-70份、丙烯酸酯齐聚物乳液:5-15份、聚氨酯分散体乳液(模量5-10):5-15份、钛白粉:5-35份、填料(高岭土)0-15份、稳泡剂:3-12份、交联剂:0.1-1.5份、羟基化富勒烯 0.05-0.12份和分散剂: 0.1-0.5份。
优选的,所述的丙烯酸酯乳液(5-20℃Tg)的固含量:50%,粒径:120-200nm,具有可与有机硅或者其他交联剂交联的多官能团。
优选的,所述的丙烯酸酯齐聚物乳液: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为5000-20000,成膜后具有较好的分子链柔性,起到增塑剂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聚氨酯分散体乳液(模量5-10):成膜更致密,提高膜的强度,涂层具有更好的低温柔韧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钛白粉为金红石型钛白粉,具有出色的耐候性以及较好的遮盖性能;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稳泡剂为硬酯酸铵类稳泡剂。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交联剂为有机硅类或者碳化亚胺类交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辰鸿纺织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