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4640.6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8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瑞;徐成;曹垚林;张东超;仇海生;南宁;王立东;周轶文;潘强;王贝;丁远;张年维;刘晓辉;何璇;李宏利;李仲强;翟青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E21F16/02;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易通专利事务所 21116 | 代理人: | 于丽丽 |
地址: | 113122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旋式 自动 放水 使用方法 | ||
1.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包括放水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器主体(1)包括放水器桶壁(11)、上端盖(12)、放水器桶底(13)和支腿(14),所述上端盖(12)和放水器桶底(13)分别固定安装于放水器桶壁(11)的上下两端,所述支腿(14)固定安装于放水器桶底(13)的下壁,所述上端盖(12)与放水器桶底(13)之间转动装配有分隔叶片主轴(2),所述分隔叶片主轴(2)的外壁固定安装有分隔叶片(3),且分隔叶片(3)呈十字形分布,四个所述分隔叶片(3)之间分别形成储水仓(31)、右隔离仓(32)、左隔离仓(33)和排水仓(34),所述上端盖(12)上固定安装有进水口(15),所述放水器桶底(13)上开设有排水口(16),且排水口(16)与进水口(15)位于分隔叶片主轴(2)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叶片(3)为白钢材质,所述分隔叶片(3)的上侧、下侧和外侧边缘为橡胶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5)的端口处设有与负压抽采管路低凹处相连接的法兰。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仓(31)、右隔离仓(32)、左隔离仓(33)和排水仓(34)为截面面积相等的扇形区域,所述排水口(16)为形状与排水仓(34)截面形状相同的镂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动旋转马达(4),且气动旋转马达(4)为减速马达,所述气动旋转马达(4)固定安装于上端盖(12)的上表面,且气动旋转马达(4)的输出端与分隔叶片主轴(2)相连,所述气动旋转马达(4)上设置有正转气源接口(41)和反转气源接口(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爆旋转电机(5)、控制器(51)和防爆电源(52),所述防爆旋转电机(5)固定安装于上端盖(12)的上表面,且防爆旋转电机(5)的输出端与分隔叶片主轴(2)相连,所述防爆旋转电机(5)与控制器(51)电连接,且防爆电源(52)为防爆旋转电机(5)和控制器(51)提供电源。
7.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放水器主体(1)放置低洼处,并将进水口(15)与抽采管路低洼处进行管路连接,同时在正转气源接口(41)处接入矿井下压风,气动旋转马达(4)开始带动分隔叶片主轴(2)正时针转动,储水仓(31)中煤渣混合的泥水将逐渐向右隔离仓(32)方向转动,当转动至排水仓(34)时,通过排水仓(34)中排水口(16)漏至下方排水沟中,从而实现一次自动排水排渣的过程。
8.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放水器主体(1)放置低洼处,并将进水口(15)与抽采管路低洼处进行管路连接,同时在反转气源接口(42)处接入矿井下压风,气动旋转马达(4)开始带动分隔叶片主轴(2)逆时针转动,储水仓(31)中煤渣混合的泥水将逐渐向左隔离仓(33)方向转动,当转动至排水仓(34)时,通过排水仓(34)中排水口(16)漏至下方排水沟中,从而实现一次自动排水排渣的过程。
9.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旋式自动放水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放水器主体(1)放置低洼处,并将进水口(15)与抽采管路低洼处进行管路连接,接通防爆电源(52),控制器(51)通过内置设定程序,间隔设定时间t向防爆旋转电机(5)发出一次指令,控制防爆旋转电机(5)带动分隔叶片主轴(2)定时转动,储水仓(31)中煤渣混合的泥水将逐渐向右隔离仓(32)方向转动,当转动至排水仓(34)时,通过排水仓(34)中排水口(16)漏至下方排水沟中,从而实现一次自动排水排渣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沈阳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64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