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舱体轻量化与电磁屏蔽的复合型板材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4345.0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46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梁志佳;刘广顺;张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Q3/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5 | 代理人: | 张靖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舱体轻 量化 电磁 屏蔽 复合型 板材 加工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舱体轻量化与电磁屏蔽的复合型板材加工设备,包括机床输送组件,用于带动复合型板材呈环形旋转。该基于舱体轻量化与电磁屏蔽的复合型板材加工机床设备,由板材夹持组件对板材进行夹持,并且板材夹持组件可对板材进行多维度的调整,例如纵向高度、横向的前后以及左右的位置移动、所处的高度进行调整,并且机床切削组件的车刀部也可进行角度以及高度的调整,适用于板材不同加工所需的要求,且机床输送组件驱动板材夹持组件进行环绕式旋转,实现流水线式的对板材进行逐个加工,在对板材夹持组件上的板材进行装拆时,机床还是处于工作状态,利于对同一批次板材进行车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万能机床领域,具体是基于舱体轻量化与电磁屏蔽的复合型板材加工机床设备。
背景技术
电磁屏蔽在空间某个区域内,用以减弱由某些源引起的场强的措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屏蔽体可由铜、铝、钢等金属制成,但对于恒定和极低频磁场,也可采用铁氧体等材料作为屏蔽体。在一个系统内或不同系统间常会产生电磁噪声或干扰而引起系统性能恶化。
军用方舱作为一种移动箱式工作间,能为部队作战提供承载能力、便捷的移动能力和良好的舱内操作环境。随着现代军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战争快速打击能力的提高,方舱对于轻量化和电磁屏蔽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方舱舱体是由不同的复合板材通过机械方式连接而组成的,轻量化和电磁屏蔽性能主要由制作方舱的复合板材特性来决定。
复合板材在使用之间,需要先通过机床进行车加工,在对其进行相对应的加工后,才能进行使用,但在对板材进行车加工时,单台机器只能对单板材进行一种样式的加工,而板材需要不同的车加工流程后才能进行使用,例如切削、钻孔、去除毛刺等,并且单一类型的板材,其所需要经过的车加工流程是一样的,单工件加工时,需要频繁在机床上进行切换板材,并且此时机床也是处于暂时的停止工作状态,不利于同一批板材的快速车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舱体轻量化与电磁屏蔽的复合型板材加工机床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基于舱体轻量化与电磁屏蔽的复合型板材加工机床设备,包括机床输送组件,用于带动复合型板材呈环形旋转,所述机床输送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部位置焊接安装有U形架,所述U形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上下两排链轴,所述U形架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驱动端与链轴固定连接,上下两排链轴之间设置有两组链式传动件,两组所述链式传动件之间呈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环形位移板;
机床切削组件,用于对由机床输送组件驱动环形旋转的复合型板材进行车加工,所述机床切削组件固定安装在机床输送组件的顶部;
板材夹持组件,板材夹持组件用于对复合型板材进行夹持并驱动其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床切削组件包括切削架,所述切削架的前侧面开设有电机安装腔,所述电机安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U型旋转架,所述U型旋转架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伸缩杆旋转安装板,所述伸缩杆旋转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向电动伸缩杆一,所述竖向电动伸缩杆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框架,所述电机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三,所述驱动电机三的驱动端固定安装有切削刀。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旋转架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短轴,且短轴上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短轴的一端与伸缩杆旋转安装板的一侧之间呈固定连接,所述U型旋转架的外侧壁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二,且驱动电机二的驱动端与伸缩杆旋转安装板的另一侧之间呈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板材夹持组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竖向电动伸缩杆二,所述竖向电动伸缩杆二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夹持位移结构一,所述夹持位移结构一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夹持位移结构二,所述夹持位移结构二上的倾斜端面固定安装有夹持工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和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