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和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4282.9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8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施怀荣;孙丰营;赵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7/00;C02F3/32;C02F1/78;C02F3/34;C02F1/50;C02F101/30;C02F101/2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慧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21 | 代理人: | 由元 |
地址: | 10012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生态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污水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将污水首先通过过滤材料的过滤处理;
S2将S1处理后的污水进行生物过滤和曝气氧化处理;
S3将S2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潜流人工湿地植物净化、生物处理和生态过滤处理;
S4将S3处理后的污水进行臭氧杀菌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排放。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生物滤床、接触氧化塘、潜流人工湿地和臭氧装置(16),潜流人工湿地岸边设置设备箱,臭氧装置(16)位于设备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左侧上方设有带调节阀的进水管(1),内部铺设功能性陶粒填料层(2),右侧通过分隔板(4)与接触氧化塘隔开,分隔板(4)下部设有出水口(4-1),分隔板上设置可升降的闸门(3)用于控制出水口(4-1)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塘底部铺设曝气管网(21),其上方设置填料支架并在填料支架上铺设三层生物填料,所述接触氧化塘右侧通过隔离板(5)与潜流人工湿地隔开,隔离板(5)上部设有溢流出水管(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氧化塘底部填料支架上铺设的生物填料从上至下依次是沸石填料(6)、大颗粒火山岩填料(7)和陶瓷颗粒(8),三种填料的厚度比例为(2-4):(1-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底部设有集水管网(14),上方设置填料支架并在填料支架上铺设三层填料,填料上层铺设一层种植土(9),用于种植合适的植物(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流人工湿地底部填料支架上从上到下依次铺设小颗粒火山岩填料(10)、砾石填料(11)和陶粒填料(12),底部还设置有曝气管(15);所述三种填料的厚度比例为(1-2):(2-4):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臭氧装置(16)包括臭氧舱和臭氧发生器,臭氧舱底部设有发生盘,通过臭氧发生器对臭氧舱内填充臭氧,左侧设有进水管道(22),右侧设置出水管道(19),进水管道(22)上连接有抽水泵,进水端位于潜流人工湿地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箱内设置有制剂储存箱(18),可通过曝气管道(20)向接触氧化塘内投放生物制剂,微纳米曝气机(17)连接接触氧化塘底部铺设曝气管网(21)和潜流人工湿地底部的曝气管(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污水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制剂为微生物制剂,包括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溶藻菌、酵母菌、硫化细菌和硫磺细菌组分质量比例为(1-5):(1-5):(1-5):(2-10):(0.5-2):(0.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邦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2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