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处理与调节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4244.3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622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于钊;宫成;张宝群;李亦非;王芳;杨亚奇;李天乐;史迪新;李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诚鸿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G06Q10/06;G06Q50/06;H02J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王萍;张红莲 |
地址: | 10139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型 电网 负荷 资源 数据处理 调节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处理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析电网典型柔性负荷资源响应特性和参控方式进行适用于调度运行的负荷分类,构建不同类型负荷资源调节属性及可调度属性;
步骤2:基于不同类型负荷资源调节属性及可调度属性,对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进行分层分区建模,对负荷可调节能力进行逐层聚合;
步骤3:对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进行不同维度的数据处理及校核,实现对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的实时感知及异常告警;
步骤4:建立跨安全区的负荷调节指令安全可靠交互机制并进行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的调节控制;
步骤4所述跨安全区的负荷调节指令安全可靠交互机制包括多类型可调节负荷安全校核策略、负荷调节安全交互策略以及跨安全区信息安全认证传输策略;
所述多类型可调节负荷安全校核策略具体为:基于负荷聚合平台接入的资源聚合模型,结合资源调节能力、可调节范围、资源数据质量、数据合理性、资源状态的调节目标进行校核,保证调节前下发指令的合理与安全性;在调节过程中,对调节指令、调节反馈、调节对象进行验证;调节后,对负荷聚合平台调节互动效果进行判断,分析调节结果正确与有效性;
所述负荷调节安全交互策略具体为:在负荷调控平台与负荷聚合平台间之间交互均采用三次握手的方式负荷调控平台定向下发指令,由负荷聚合平台确认,并负荷调控平台执行确认后由负荷聚合平台控制按照预定目标执行命令,具体为:
(1)负荷调控平台端向负荷聚合平台发送负荷调节预置指令;
(2)负荷聚合平台接收到预置指令后,对调节指令进行校核确认,并向调度主站端返回负荷调节预置反校指令;
(3)负荷调控平台端接收到负荷聚合平台返回的负荷调节预置反校指令时,如反校失败则终止交互过程,并下发调节撤销指令;如反校成功,则下发负荷调节执行指令;
(4)负荷聚合平台接收到负荷调控平台发出的调节执行指令后,回复负荷调节执行确认指令,并按时间要求完成调节过程,并上送调节执行结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处理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进行适用于调度运行的负荷分类,包括:
划分多类型负荷参与调控类型,包括直控负荷和间控负荷类型;
以及根据调控需求和负荷响应特点,对直控负荷和间控负荷进行的时间响应级别划分;
步骤1所述调节属性包括调节方向、调节能力、持续时间、响应时间和价格;
所述可调度属性包括可观测、可直控、可调节和可参与市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类型电网负荷资源数据处理与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具体包括:
步骤2.1:负荷侧资源统一建模:
针对电网分层分区运行的特点,基于不同类型负荷资源调节属性及可调度属性,按照电压等级、供电分区和供变的维度构建可调节负荷模型,以满足多级调度系统对不同应用场景下负荷资源建模颗粒度及响应持续时长要求;
步骤2.1中构建的模块具体包括:
负荷资源基础模型:负荷设备层模型、负荷聚合单元模型、负荷聚合主体地区与分区模型、负荷聚合地区与分区模型;
负荷资源运行数据模型,其包括负荷设备层调度、负荷聚合单元调度、负荷聚合主体地区与分区调度、负荷聚合主体调度和负荷聚合地区与分区调度运行数据;
步骤2.2:负荷侧资源分层分区自动聚合:
基于多类型负荷资源与物理电网结构的拓扑连接关系进行负荷资源可调能力聚合建模,按照从低电压等级到高电压等级的方式,逐层进行建模和自动聚合,形成每一层级可调节负荷资源模型及实时调节能力,整体构建统一的可调节负荷资源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诚鸿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诚鸿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2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