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粉尘滞留的光电烟雾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274233.5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4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彦坡;王金凯;王晓军;焦鹏;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张希哲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粉尘 滞留 光电 烟雾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粉尘滞留的光电烟雾传感器,涉及烟雾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盘、感应组件、预警中心、粉尘去除组件,固定盘内部设置有安装腔,预警中心和安装腔紧固连接,感应组件和固定盘紧固连接,粉尘去除组件设置在感应组件内部,粉尘去除组件包括转换部件、收集部件,转换部件和固定盘紧固连接,收集部件和感应组件紧固连接。本发明的粉尘去除组件一方面实现了对预警中心的表层气流隔离,另一方面还通过分级式的烟雾分离,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烟雾感应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检测精度,实现了烟雾的循环收集,杜绝了粉尘滞留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雾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粉尘滞留的光电烟雾传感器。
背景技术
烟雾是物质在燃烧的过程中热分解生成的含有大量热量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目前针对火灾的检测主要是通过烟雾传感器对烟雾进行检测,以判定是否发生火灾,其中以光电类烟雾传感器最为普及。但常规的光电烟雾传感器存在较多缺陷,其检测精度较低,只适应于一般场合,类似化学实验室这种类型的场合,常规的光电烟雾传感器很难完成有效的烟雾检测,经常出现误报警的情况。化学实验室可出现燃烧的物体种类很多,产生的烟雾量存在较大范围的差异,而常规的烟雾传感器针对小流量的烟雾很难准确识别。另一方面,化学实验室还会产生其他类别的粉尘,这类粉尘很容易导致烟雾传感器的误判。抽烟也是导致烟雾传感器误判的一大因素,传统的烟雾传感器无法识别抽烟和正常火灾的区别,若报警不及时火灾会导致危害,若快速报警又容易因为工作人员违规抽烟的情况导致误出警,造成消防人员的资源浪费。传统的烟雾传感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出现粉尘滞留,粉尘的滞留很容易对烟雾传感器的后续检测精度造成影响。特别是在化学实验室内,由于实验情况复杂,出现火灾的情况较多,多次使用后的烟雾传感器内部布满粉尘,在有气流流动时经常会出现烟雾误判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粉尘滞留的光电烟雾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粉尘滞留的光电烟雾传感器,光电烟雾传感器包括固定盘、感应组件、预警中心、粉尘去除组件,固定盘内部设置有安装腔,预警中心和安装腔紧固连接,感应组件和固定盘紧固连接,粉尘去除组件设置在感应组件内部,粉尘去除组件包括转换部件、收集部件,转换部件和固定盘紧固连接,固定盘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气流孔,气流孔一端和转换部件联通,气流孔另一端延伸到固定盘的侧壁底部,气流孔斜向上设置,固定盘侧壁的倾斜方向和气流孔的倾斜方向相同,收集部件和感应组件紧固连接。预警中心接收感应组件输出的信号,对感应组件的工作进行控制,粉尘去除组件对烟雾进行去除。气流孔将烟雾中的气体排出,气体贴合在固定盘的表面排出,将固定盘表面和外界的高温烟气隔绝开,避免外界烟气增加固定盘内部积热,对预警中心进行保护。本发明的初级感应部件一方面保证了粉尘在传感器内部的传输的流畅性,另一方面也极大程度的避免了粉尘和管道侧壁的接触,使得旋转上升的烟雾能被向中心处束缚,以完全隔绝残留的方式输入次级感应组件中。本发明的次级感应部件和初级感应部件相互配合,加快了烟雾的定向输送,避免了粉尘在感应器侧壁的滞留,保证每次检测都不会受到上一次检测的影响。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次级感应部件和初级感应部件的烟雾判定条件协同作用,即保证了火灾情况下的及时报警,又避免了非火灾类粉尘、烟雾导致的误报警情况的发生。本发明的粉尘去除组件一方面实现了对预警中心的表层气流隔离,另一方面还通过分级式的烟雾分离,极大程度的提升了烟雾感应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检测精度,实现了烟雾的循环收集,杜绝了粉尘滞留的情况发生。本发明固定套内部的负离子发生器会让喷出的气流中携带负电荷,负电荷随机和部分烟雾颗粒结合,则其周围的烟雾颗粒会向其聚集,烟雾颗粒的粒径会增大,烟雾颗粒之间会趋于均匀分布,这一设置可以提升后续次级检测的检测精度,即使是较小的烟雾,只要持续燃烧,也能保持持续的漫反射,不会因为烟雾颗粒过小而导致反射光强过小无法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尼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42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板压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城市景观灯高效自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