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患者气道的气管导管气囊精准匹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73547.3 | 申请日: | 2022-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 发明(设计)人: | 史加海;沈红五;陈丽;吴洪磊;许旸晖;张海健;朱俊;杨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导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25 | 代理人: | 马铃琳 |
| 地址: | 226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患者 气管 导管 气囊 精准 匹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患者气道的气管导管气囊精准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CT断层扫描图像计算患者气道面积S1;2)确保气管导管气囊面积与患者气道面积之差为149.7±48.34 mm2,计算出气管插管的气囊面积S2,S2=S1‑149.7±48.34 mm2;3)然后根据患者的气管导管方式,选择与患者气道相匹配的气管导管气囊。本发明的方法使医护人员根据指南推荐保持气囊内压力在20‑30cmH20正常范围时,能够确保每位患者均能有效密闭气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患者气道的气管导管气囊精准匹配方法。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常用的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措施,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可在声门下、气囊上滞留,这些分泌物可沿气囊壁流入下呼吸道可能会发生微量误吸,而误吸是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 的重要原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接受机械通气48小时后或撤机拔管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是重症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更是常见医院获得性感染,且患者病死率高,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还会增加患者住院费,最终影响患者预后。
气管导管的气囊主要作用是封闭气道保证正压通气、防止口腔内分泌物下移至肺部,因此,气囊的管理是气道维护的重要部分。气管导管的气囊的压力过高将导致气道黏膜出血、溃疡及炎症等不良症状;若压力过低,可能导致气道漏气,引发误吸的风险。国外指南推荐维持气囊压力在20~30cmH20能有效避免误吸的发生和气管黏膜的损伤,国内指南推荐维持气囊压力在25~30cmH20。
但是有学者对气管导管气囊压力管理临床实践调查结果显示,24%患者的气管导管气囊压力大于30cmH2O才能密闭气道,也有多项研究证实部分患者的气囊压力维持在20~30cmH2O不能完全封闭气道,上述原因可能是气管导管气囊与患者气道不匹配。如果气囊选择过大,气囊壁可能会折叠形成褶皱;如果气囊选择过小,气囊压力在20~30cmH20不能密闭气道;因此气囊选择过大或者过小均可能造成漏气和误吸,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风险增加。
目前国际研究推荐气管导管的气囊内压力维持在20~30cmH20,但是有部分患者存在气道漏气现象。大量的临床研究验证:有部分患者的气管插管的气囊压力大于30cmH2O才能密闭气道。上述原因是气管插管的气囊与患者的气道不匹配导致,只有当气囊内的压力等同于气囊壁对气道黏膜压力时,指南指导的气囊压力范围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因此气管导管气囊与气道精准匹配是气囊压力推荐范围具有临床意义的前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患者气道的气管导管气囊精准匹配方法,提高患者气管插管的气道有效密闭性,降低VAP的发生率和气道粘膜的压力性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对患者气道的气管导管气囊精准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CT断层扫描图像计算患者气道面积S1;
2)确保气管导管气囊面积与患者气道面积之差为149.7 ±48.34 mm2,计算出气管插管的气囊面积S2,S2= S1-149.7 ±48.34 mm2;
3)然后根据患者的气管导管方式,选择与患者气道相匹配的气管导管气囊。
进一步地,步骤1)中采用CT断层扫描图像计算患者气道面积的具体方法为:使用HIS系统查阅患者CT摄片,电脑系统测量患者T3层面的气道最大直径L1和最小直径L2,采用如下公式计算出气道横截面积S1:
S1=π×L1×L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未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35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