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楼宇智能环境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273492.6 | 申请日: | 2022-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2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吕文双;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38 | 分类号: | H04W4/38;H04W4/80;H04Q9/00;H04N7/18;G01N33/00;G01N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吕昕炜 |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宇 智能 环境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楼宇环境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楼宇智能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内监测机构,所述内监测机构安装在建筑物的内腔顶部,用于执行对建筑物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测,所述内监测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建筑物的内腔顶部;外监测机构,所述外监测机构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墙壁上,用于对建筑物外部的环境进行监测;中央管理机构,所述中央管理机构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墙壁上,所述中央管理机构连接至所述内监测机构和所述外监测机构,用于执行对建筑物内外部的环境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并能够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显示以及远程传输,本发明能够对楼宇的内外环境进行同步监测,能够有效的保障楼宇环境,保障了人员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楼宇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楼宇智能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城市化道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中型城市越来越多;随着楼宇的增多,楼宇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现有的是通过在室内安装环境检测仪对室内的环境进行监督,当室内环境较差时,发出警报,提醒用于对室内环境进行处理,以便保障人员的健康,但是,室内的环境变化会随着室外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仅仅对室内的环境进行监测,无法准确的对室内的环境进行精准的检测,往往导致数据出现偏差,不便于人员对室内环境得到调整,从而影响了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宇智能环境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室内的环境变化会随着室外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仅仅对室内的环境进行监测,无法准确的对室内的环境进行精准的检测,往往导致数据出现偏差,不便于人员对室内环境得到调整,从而影响了人员的健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楼宇智能环境监测装置,包括:
内监测机构,所述内监测机构安装在建筑物的内腔顶部,用于执行对建筑物的内部环境进行监测;
外监测机构,所述外监测机构安装在建筑物的外侧墙壁上,用于对建筑物外部的环境进行监测;
中央管理机构,所述中央管理机构安装在建筑物内部的墙壁上,所述中央管理机构连接至所述内监测机构和所述外监测机构,用于执行对建筑物内外部的环境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并能够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显示以及远程传输。
优选的,所述内监测机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安装在建筑物的内腔顶部;
第一环境检测仪,所述第一环境检测仪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
第一数据传输机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机构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机构连接至所述第一环境检测仪,用于执行对第一环境检测仪检测的数据进行传输;
气泵,所述气泵安装在所述第一环境检测仪的进气口上,所述气泵在所述壳体的内腔;
集气管道,所述集气管道安装在所述气泵的进气口上,所述集气管道在所述壳体的内腔,所述集气管道上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贯穿所述壳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机构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环境检测仪,用于执行对第一环境检测仪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
第一蓝牙模块,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执行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传输。
优选的,所述外监测机构包括:
第二环境检测仪,所述第二环境检测仪安装在建筑物外部墙壁上;
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在第二环境检测仪的顶部;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座的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3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