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止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273394.2 | 申请日: | 202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7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谢立春;谢伯土;谢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建投鼎晟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0 | 分类号: | E04G13/00;E04G17/00;E04B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7100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梁止浆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止浆装置,抵贴于混凝土梁(11)和基座(1)的接缝处,包括设于基座(1)的侧方的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21)且所述转动杆(221)贯穿所述箱体(2)的侧壁,所述转动杆(221)固定连接有摇杆(22),所述箱体(2)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抵接筒(23),所述抵接筒(23)内螺纹连接有抵接杆(24),所述抵接杆(24)贯穿所述箱体(2)的侧壁且固定连接有模板(25),所述模板(25)与所述基座(1)相抵接,所述转动杆(221)同轴固定有第一齿轮(2211),所述抵接筒(23)同轴固定有第二齿轮(231)且所述第二齿轮(231)与所述第一齿轮(2211)相啮合,所述箱体(2)的外侧壁铰接有支撑筒(26),所述支撑筒(26)内滑动设置有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与地面相抵接;
所述抵接筒(23)与所述支撑筒(26)之间设置有推动组件(3),所述抵接筒(23)与所述支撑杆(27)之间设置有收放组件(4),当所述摇杆(22)转动时,所述推动组件(3)推动所述支撑筒(26)转动,所述收放组件(4)推动所述支撑杆(27)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止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3)包括推动筒(31)、推动杆(32)、第一主动轮(33)、第一从动轮(34)和第一传动带(35),所述推动筒(31)与所述箱体(2)的内壁转动连接且贯穿所述箱体(2)的侧壁,所述推动杆(32)螺纹连接于所述推动筒(31)内,所述推动杆(32)远离所述推动筒(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筒(26)相抵接,所述第一主动轮(33)与所述抵接筒(23)同轴固定,所述第一从动轮(34)与所述推动筒(31)同轴固定,且所述第一主动轮(33)与所述第一从动轮(34)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带(35)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止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组件(4)包括收放杆(41)、弹性绳(42)、导向杆(43)、第三齿轮(44)和第四齿轮(45),所述收放杆(41)与所述箱体(2)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44)与所述抵接筒(23)同轴固定,所述第四齿轮(45)与所述收放杆(41)同轴固定且所述第四齿轮(45)与所述第三齿轮(44)相啮合,所述导向杆(43)固定于所述支撑筒(26)的内壁,所述弹性绳(4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收放杆(41)上、另一端贯穿所述支撑筒(26)的侧壁并绕设于所述导向杆(43)上且与所述支撑杆(27)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止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7)的侧壁开设有容置孔(272),所述容置孔(272)内插设有限位杆(2721),且所述限位杆(2721)与所述容置孔(272)的孔底之间连接有限位弹簧(2723),所述支撑筒(26)的内壁开设有限位孔(261),当所述支撑杆(27)支撑于地面时,所述限位杆(2721)插设至所述限位孔(261)内,所述限位杆(2721)朝向所述支撑筒(26)的筒底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2722),且所述导向面(2722)的底端低于所述限位孔(261)的开口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止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固定设置有压油管(28),所述压油管(28)连通设置有注油管(29)且所述注油管(29)贯穿所述箱体(2)的顶壁,所述注油管(29)上固定设置有单向阀(291),所述压油管(28)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过渡管(281),所述过渡管(281)连通设置有喷头(2811),所述压油管(28)内设置有挤压组件(6),所述挤压组件(6)与所述抵接筒(23)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建投鼎晟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未经池州建投鼎晟预制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27339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